二审判决后看守所观察时什么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看守所通知家属进行探视的话,正常情况下应是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已经被交付执行刑罚了。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刑事案件,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在押当事人的家属不可以探视,只可以委托律师进行会见,只有在判决生效后,家属才可以进行探视。而根据问题所描述,有可能是在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后,二审法院经审查,没有进行开庭审理,已经作出了二审判决,而二审判决属于终审判决,自送达之日即生效,从而看守所会通知家属进行探视。另外,既然已经有辩护人的,当事人家属可以直接向辩护人了解具体情况,辩护人应该会有二审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定书,也应该会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二审案件依法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全体成员应当阅卷,必要时应当提交书面阅卷意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看守所在需要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时候才会收押。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
-
二审判缓刑看守所放人时间
宣判缓刑后,非在押犯应立即释放,如果是在押犯,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 自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后一般是由当地司法局社区矫机构进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员按规定时间到住所地司法所报到
2020.08.15 165 -
检察院是从看守所拿什么来审判?
检察院到看守所提审说明可能处于检察院的公诉阶段。检察院到看守所提审,意味着案件已由公安机关移送到检察院,而检察院的职责是负责案件的审查起诉。
2020.02.09 120
-
二审判决后看守所探视
如果看守所通知家属进行探视的话,正常情况下应是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已经被交付执行刑罚了。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刑事案件,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在押当事人的家属不可以探视,只可以委托律师进行会见,只有在判决生
2022-04-16 15,340 -
二审判决一般什么时候去看守所看
如果看守所通知家属进行探视的话,正常情况下应是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已经被交付执行刑罚了。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刑事案件,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在押当事人的家属不可以探视,只可以委托律师进行会见,只有在判决生
2022-04-27 15,340 -
二审判决前请问二审判决后怎么探视看守所
如果看守所通知家属进行探视的话,正常情况下应是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已经被交付执行刑罚了。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刑事案件,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在押当事人的家属不可以探视,只可以委托律师进行会见,只有在判决生
2022-04-27 15,340 -
二审判决后去看守所会怎么查?
如果看守所通知家属进行探视的话,正常情况下应是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已经被交付执行刑罚了。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刑事案件,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在押当事人的家属不可以探视,只可以委托律师进行会见,只有在判决生
2022-04-16 15,340
-
01:04
看守所判决可以接见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已经判决,并且决定留在看守所执行刑期的,可以与家属会见,具体会见办法和时间由看守所制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规定,被告人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
1,515 2022.04.17 -
01:15
看守所警察属于什么警种
看守所警察属于公安警察。看守所是公安的一个监管场所,归公安部门管理,所以看守所的警察同样属于公安警察,与当地交警、治安警等同出一门,警察证都由省公安厅统一制作发放,除姓名职务之类区别外,其它方面没有区别。警察证的有效期是5年。正面是照片、姓
11,492 2022.04.18 -
00:58
醉驾判决后多久到看守所服刑
醉驾判决后多久到看守所服刑,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出判决结果。如果超过了15天的时间,那么犯罪下一任就有可能已经被刑事拘留了。一般人民法院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危险驾驶罪一般是指,在道路上驾
7,6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