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资中有4000元等于多少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举个例子,为了计算方便,以工资为40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纳的保费为: 医疗保险:4000*2%=80元,单位4000*8%=320元; 养老保险:4000*8%=320元,单位4000*20%=800元; 失业保险:4000*1%=40元,单位4000*2%=40元;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4000*1%=40元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4000*1%=40元 公积金:4000*3.5%=140元,4000*3.5%=140元。 因此个人总计为:580元,单位总计为:1420元。 计算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的有出入,但计算的方式是这样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每月扣税四千,税前收入至少是28280元。 工资-(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3500元= X,X再按照个税规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后数值就是所要缴纳的个税。 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标准,“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2、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3、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 4、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5、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6、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
-
工资4000元社保基数是多少
社保是与工资的比例,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生育保险(0.8%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单位0.5%- 1.6%全由单位承担),社会
2020.08.09 946 -
4000元事假一个月工资可以拿多少钱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劳动者工资 4000,其事假扣除的金额问题,劳动者在一般事假期间一律不发给工资,一般会是扣除当天的工资。其具体金额请以劳动者一天的工资为准。
2020.05.01 344 -
4000元的工资扣完五险一金还剩多少钱啊?
如果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是4000元,那么这个数值就是社保以及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五险一金中只有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需要个人交部分,公积金一般是12%,医疗保险是2%,失业保险是0.5%,养老保险是8%。所有加在一起的比例是22
2020.12.23 368
-
4000元工资交多少税
4000现在是不需要缴纳税的。 按照国家个税速算扣除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所以工资4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350 0)*0.03=15元。2018年10月减除
2022-06-23 15,340 -
4000元工资扣多少税
4000现在是不需要缴纳税的。按照国家个税速算扣除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所以工资4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350 0)*0.03=15元。2018年10月减除费
2022-05-13 15,340 -
4000元工资该交多少税
4000现在不需要纳税。根据国家个人所得税快速计算扣除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快速计算扣除。因此,个人所得税=(4000-3500)*0.03=15元。2018年10月,如果扣除费用即将
2021-12-10 15,340 -
4000元工资应交多少税?
4000现在不需要纳税。根据国家个人所得税快速计算扣除表,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快速计算扣除。因此,个人所得税=(4000-3500)*0.03=15元。2018年10月,如果扣除费用即将
2021-12-10 15,340
-
01:07
讨要工资多少钱能起诉首先,我国目前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工资欠款金额的立案标准。也就是说,无论老板逾期未支付的工资金额是多少,员工都有权到法院起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对于诉讼标的额并无限制。所以只要涉案金额属实,就可以提起诉讼。但是,追索劳动报酬
1,764 2021.02.27 -
01:04
拖欠工资多少钱可以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对于法院受理欠款的民事案件的欠款数额没有最低额限制,因此拖欠工资无论多少钱,劳动者都可以起诉。但是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当事人应承担刑事责任:1、拒不
4,634 2022.04.17 -
00:56
拖欠工资多少钱才可以起诉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拖欠工资要达到多少数额才能起诉,因此,只要当事人愿意,无论拖欠多少钱,都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虽然对于法院受理欠款的民事案件的欠
2,0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