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上可以在最高法院起诉债务人的下落不明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法院能否受理和判决: 1、债权人起诉对方最好在其离开住所地一年以内起诉,因为有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项:“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2、债权人起诉后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法院首先看原告的证据充不充分,如果充分法院可以公告传唤被告,公告期限届满,被告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这里的法律依据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五项:“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债务人原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法院应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人下落不明可以起诉。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可以提起诉讼,债权人应提供债务凭证、债务人联系方式、住所等信息,法院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联系债务人,如果不能联系债务人,法院会采取几种措施:债权人提供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法院应直接判决;关系不明确的,法院可向债务人公告,公告期满后,债务人不出现的,应缺席判决。
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人可以准备好起诉状和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向法院起诉。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或者请求法院判决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
-
债务人下落不明向法院起诉有用吗
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能受理和判决。 对方欠钱不还找不到人的,如果有明确的被告,居住地址,联系方式法院就可以受理。 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达的形式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届满,债务人不应诉时,法院即对借贷人关系明确的案件经审理后作缺席判
2020.02.17 117 -
债务人下落不明诉讼时效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即使对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也应受理。受理后查明诉讼时效是否有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如果没有则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如果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则进行实体上的审理。而且,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中止的
2021.03.29 395
-
债务人下落不明诉讼时效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即使对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也应受理。受理后查明诉讼时效是否有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如果没有则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如果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则进行实
2022-10-14 15,340 -
债务人下落不明如何诉讼
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债务人原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法院应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
2022-08-10 15,340 -
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法院可以受理和判决债务人的债权
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法院能否受理和判决: 1、债权人起诉对方最好在其离开住所地一年以内起诉,因为有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
2022-04-09 15,340 -
债务人下落不明怎么起诉
1、债权人起诉对方最好在其离开住所地一年以内起诉,因为有如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
2021-06-28 15,340
-
0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诉讼时效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的;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本息的;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
3,949 2022.04.15 -
01:00
法院起诉可以异地起诉吗
法院起诉可以异地起诉。如果是一般的民事纠纷,不可以异地起诉,只能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根据书面协议选择异地人民法院起诉,其他情况不可以;如果选择异地起诉的那个法院认为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会移送给
4,012 2022.04.17 -
00:57
债权债务纠纷向哪个法院起诉
对于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管辖法院,如果双方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
1,5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