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实无法取得证据的情况下是否可采取陷阱取证的方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考虑到陷阱取证容易走向非法,故一般情况下不应予以倡导或张扬。提倡当事人以其他手段进行救济,在确实无法取得证据的情况下,方可采取陷阱取证的方法。陷阱取证实施者在实施陷阱取证行为之前有证据初步证明对方有侵权行为存在或者准备行使侵权行为。对于有证据初步证明侵权人侵权的,采用机会提供型陷阱取证方式取得的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陷阱取证实施者在实施陷阱取证行为之前已经运用了法律上规定的其他合法的收集证据的手段。对于可以采用其他合法的途径收集到有力证据而未采用的,法案对采用"机会提供型"陷阱取证方式取得的证据也应当不予认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证据保全的前提是诉讼或者是仲裁中的某些证据,如果不及时保全很可能灭失或者以后就难以取得。如果符合这一前提,诉讼或者仲裁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对于保全的申请,法院需要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且如果同意保全就需要立即实施保全。
伪证不算非法取得证据。伪证是由案件的当事人主动提供的而不是办案人员设法取得的,所以自然不算非法取得证据。 伪证是在诉讼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事实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
现在什么情况下证据是法院采信的
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要有证据链互相印证。 2、保证书“白纸黑字”难否认。 3、照片效力有限难“作证”。 4、录像拍照时地点只能在自家。 夫妻双方就外遇相关情况交涉的录音资料,主要靠当事人自己偷录采集,并不需要告知对方。 如果当事人采集的录
2020.11.22 208 -
伪证算非法取得的证据吗
伪证不算非法取得证据。伪证是由案件的当事人主动提供的而不是办案人员设法取得的,所以自然不算非法取得证据。伪证是在诉讼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事实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
2020.12.18 81 -
如何得知法院是否调取有调取证据的权利?
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诉讼实体内容)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还有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等
2020.03.13 142
-
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的录音证据是否合法?
按法律规定,非法取得的证据是不可以作有效证据的,录音证据如果是非法取得的,也仍然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0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
2021-06-20 15,340 -
非法取得实物证据的效力是否有效
1、对于非法方式取得的线索来源,据此依据法定程序获取的实物证据,可予以采信,但应注重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 2、收集方法不当或包装、保管不当的物证,原则上应予以排除,但不影响实物证据本身真实性的,可以
2021-09-29 15,340 -
取证的录音证据是否属实合法?
公安机关采用录音证明取证合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对于判处无期、死缓等犯罪嫌疑人,应采用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进行讯问。录音或录像更好地实现取证的
2021-11-09 15,340 -
非法取得的非法证据都属于非法取得的证据吗
伪证不是非法取得证据。伪证是案件当事人主动提供的,而不是办案人员试图获得的,自然不是非法获得证据。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
2021-11-06 15,340
-
00:54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取保候审
行为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第一,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附加刑的,或者虽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对其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第二,因患有疾病致生活无法自理、怀孕,或者是正
1,418 2022.04.15 -
00:52
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取保候审需要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但是由公安机关执行,具体的适用条件如下: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
2,089 2022.04.15 -
01:09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如下:经营者未依法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部门予以查处;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予以查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
3,99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