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损单签字后保险公司没签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保险理赔实务中,因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定损单持有异议,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大量存在,此类案件中,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就定损单存在的争议,主要包括以下3种情形: 1、被保险人不认可保险公司定损单确定的损失数额,并拒绝在定损单上签字确认。此时,由于双方未就修理项目和数额达成一致,保险公司出具的定损单对被保险人不发生效力。大多数情形下,被保险人会直接对车辆进行修理,然后按照实际修理费用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但直接对车辆进行修理,保险公司可能会对修理项目和数额提出异议,若保险公司异议成立的话,被保险人可能要自行承担不合理部分的修理费用。 2、被保险人认可了保险公司出具的定损单,就修理项目和修理费用,与保险公司达成了一致。但在修理过程中,实际修理费用超过了保险公司出具的定损数额,导致保险公司拒赔,并引发诉讼。 3、被保险人报案后,在保险公司未出具定损单前,直接委托第三方的鉴定机构或由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直接委托当地价格鉴定部门,对车辆损失进行鉴定,并按照鉴定数额进行修理,后被保险公司拒赔。而在因前述3种争议所引发的诉讼中,法院判决支持被保险人的案例占了更大的比例,保险公司在诉讼中往往处于较为被动不利的地位。笔者认为,保险公司的定损行为具有很大的合理性,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不能简单否定保险公司的定损效力,应综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定,平衡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保单没签字可以退保吗
没有签字的合同就没有成立,根本不存在退保问题,只需要返还本金就行。 如果回执没有签字,保单是可以退的。退一步说,就算签署了回执单,只要在十天犹豫期之内也可以直接到当地公司退保,是不会有损失的。 因为一般的保险都会有10天的犹豫期,据保险法规
2020.04.07 251 -
保险公司不签字车主理赔
交通事故车主不签字保险公司无法理赔,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如果发生事故你是全责,但对方不签字,遇到这样的,你可以要求交警出具正式事故责任认定书,只有简易程序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才需要双方签字,正式程序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不需要双方签字的,交警要求签
2020.09.19 385 -
伤者不签字但没有签字可以保险理赔吗
伤者在不签字结案的情况下,保险是可能不会进行赔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交警进行调解,也可以一年后凭发票向保险公司申请结案。《保险法》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
2020.01.29 127
-
定损单签字后保险公司未签字
在保险理赔实务中,因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定损单持有异议,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大量存在,此类案件中,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就定损单存在的争议,主要包括以下3种情形: 1、被保险人不认可保险公司定损单确定的损
2022-04-09 15,340 -
保险公司定损没有签字
投保人如对上述清单无争议即签字生效,作为保险公司理赔的依据。如果有争议则可以拒绝签字。在投保人对定损清单没有争议的情况下,投保人可以修复车辆,并按以下程序进行理赔。 (1)投保人将修理厂的发票,明细清
2022-04-26 15,340 -
保险理赔后保险公司不签字怎么办?
交通事故发生后,对方车主不签字保险不理赔这种情况属于肇事方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受害方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 第一步:明确要“告谁” 打官司中,“告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告的对象不对,不仅
2022-08-11 15,340 -
保险公司签字后最快多久到账?
这个要看金额的多少,金额比较小的,当地的保险分公司就有权处理,3天就到账。金额比较大的,要报保险公司总部批准,大约是一周到账。
2022-10-06 15,340
-
00:54
公司罚款没有本人签字有效吗公司罚款跟没有本人签字是否有效,这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除了职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外,在其它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都不可以对员工进行罚款。如果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即使没有劳动者的签字,那么用人单位都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偶遇劳动
5,138 2022.05.11 -
00:56
合同有公章没签字有效吗合同有公章没签字,合同也能够生效。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490条的规定,在签订书面合同的时候,当事人可以通过签字或者盖章的方式来促使合同成立。与此同时,不能书写自己名字的当事人还可以通过按指印的方式,来促成合同的成立。因此,合同上盖有当
1,471 2022.05.11 -
01:27
事故认定书对方不签字保险理赔吗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方不签字不会影响保险的理赔; 交通事故认定书,一般指的是交管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的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发生交通事故的事实、原由以及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有关技术性结论,该结论不具备拘束力和执行力。 根据
1,38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