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怎么确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我国,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应负担的刑事责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责任。 2、必须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这里的“完全”指的是行为人所拥有的能力是非部分的,不残缺的。比如,有间歇性精神病的行为人就不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也就不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首先,在一般意义上,年龄的大小反映了其体力和智力的成熟程度,也反映了其是否具有相当的社会知识、经验以及守法意识。所以,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判断行为人是否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一般犯罪,必须年满16周岁才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而对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恶性犯罪,只要年满14周岁即可认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其次,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刑事责任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比如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即便其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不可以认为其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值得注意的是,确定精神病人有无责任能力的标准时,需要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才能最终判定该行为人是否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下醉酒驾车的人越来越多。处于醉酒状态的行为人,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完全没有。这个时候是否认为其是非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呢法律上并不作模糊笼统的规定,而是区分了是病理性醉酒还是生理性醉酒。如果是前者,一般认为行为人是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而如果是后者,则认为其应负担刑事责任。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生理性醉酒即一般性醉酒,法律持否定评价,嗜酒者应特别注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是什么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行为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精神正常而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2020.03.23 175 -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的刑法规定,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的条件有以下几个,分别是:1、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2、要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不满足以上的年龄限定和认知限定,则不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公民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
2022.04.12 1,421
-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认定
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其辨认和控制能力完全具备,因而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
2022-03-09 15,340 -
什么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在我国,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应负担的刑事责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
2022-04-01 15,340 -
什么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指的是行为人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并且依照法律能够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这种人便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两方
2022-05-23 15,340 -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认定
要确认他是完全无刑事贸任的精神病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标准:(1)医学标准。即他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是处于精神病状态之中,而且正处于发病期而不是缓解期和间歇期,实施危害社会的原因是由于有精神病所引起的
2022-02-04 15,340
-
00:56
什么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具体包括以下两类人:1、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2、行为时因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是不能控制自己的
4,950 2022.04.15 -
01:22
该怎样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确定交通事故责任一般按照以下原则: 1、确认事故当事人是否有违法行为。 如果事故当事人因个人违法导致交通事故的应负事故责任,没有违法的当事人则无需负责。 2、发生交通事故,以及造成了损害事实。 因事故造成他人的健康的客观事实是构成侵权损害民
927 2022.04.17 -
01:00
要怎样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交警在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时,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违法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应负事故责任; 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实际性的损害。因损害他人健康是构成民事侵权责任的基础。 3、事故当事人在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心理上是
8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