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2个女儿一方一个双方能否各自分担各自的孩子抚养义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你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可以肯定的是,夫妻双方对两个孩子都有抚养义务,即使两个孩子由夫妻各自抚养一个,但对孩子抚养费的给付义务是同样的,所以在实践中,可以由夫妻双方协商抚养费的给付方式,但无论如何支付,都应建立在保障孩子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
孩子抚养权是否能双方各一半
孩子抚养权双方各一半是可以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021.01.07 116 -
离婚各抚养一个孩子女方可要求抚养费吗
离婚各抚养一个孩子女方可要求抚养费。依据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各自抚养一个孩子的,各自承担抚养费,但出现特殊情形造成抚养人有困难的,可以要求对方给付一定的抚养费。根据相关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
2021.12.12 653 -
孩子抚养权能双方各一半吗
孩子抚养权双方各一半是可以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021.04.16 122
-
离婚后双方各有一个孩子怎么办
孩子抚养权归属 一、两周岁以下孩子一般归女方抚养。 二、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
2022-03-26 15,340 -
男女双方离婚分各自孩子的抚养权,对方不抚养抚养费怎么办?
子女抚养问题,按法律规定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随女方抚养;两周岁至十周岁之间的孩子看双方的条件,谁的条件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就由谁抚养;十周岁以上的孩子要遵循孩子本人的意见。不抚养孩子的一方要支付
2022-03-31 15,340 -
双方协商离婚之后各自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因为男女双方都想离婚,所以男女双方离婚的方式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协议离婚,第二是诉讼离婚。但协议离婚更方便,男女双方协商好财产怎么分割、孩子的相关问题等,带上双方的带上结婚证、户口薄、身份证、离婚协议
2022-03-29 15,340 -
男女双方各一个孩子,需要怎么给孩子交抚养费
父母双方离婚后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离婚时,子女直接跟随哪一方生活,不能作为确定抚养费的依据。对于两个,双方各抚养一个,抚养费一般是这样确定的: 如果父母双方经济状况相当,子女的生活费用大致相当,一般各
2021-11-21 15,340
-
01:43
双方各有一套房子离婚怎么分
夫妻双方离婚时要分割房产的,首先要看该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离婚后房产的归属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一方婚前购买的房产属于个人财产,在离婚时配偶是无权请求分割的;2、一方婚前购买的房产,婚后如果在房产证上加上了配偶名字,这时候
1,811 2022.04.17 -
01:02
一个孩子抚养权只能归一方吗
孩子的抚养权并不是只能够归一方所有,也可以抚养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轮流抚养照顾孩子。一般情况下父母双方离婚,一般法院会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一方所有,另外一方有探视的权利,另外一方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但是如果双方都想要共同抚养孩子的,双方
1,677 2022.05.11 -
00:42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只能归一方吗
离婚协议之中孩子的抚养权是可以共有的。不是只能归一方。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只要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也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是可以约定抚养权共有的,就是有效的。孩子可以归双方共同抚养,随双方共同生活。如果是诉讼离婚,那么法院也有可能判
2,23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