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设立与股东解散法院司法解释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此前有关公司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使用普通的地域管辖,也就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果公司作为原告,如果被告在外地,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人民法院需要到公司所在地调阅资料,可能不便利,因此,为了方便诉讼、提高诉讼效率,有必要将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只有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才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 不是所有的涉及公司的案件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只有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才是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 除此之外的其他与公司有关的诉讼,仍适用被告住所地的一般规定或者法律规定的特殊管辖的规定。 专属管辖的规定: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按相关法律,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1、一人有限公司股东自己决定是否解散公司。 2、多名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占公司股份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作出决议,可以解散公司。 3、股份有限公司由出席股东大会的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作出决议,可以解散公司。
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解散是指为消灭公司法律主体资格而终止公司的经营活动并对公司财产进行清算的一系列法律行为。
-
司法解散公司解散有哪些条件
解散公司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申请解散的股东须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 2、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3、继续存续会使股东权益受到严重影响; 4、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其他途径不能救济。
2020.07.25 194 -
公司股东与公司解散程序
股东如何发起公司解散程序 股东发起公司解散的程序如下: 首先: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通过会议作出解散公司决议,决议的作出必须经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或则股东大会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其次:公司股
2020.07.05 181 -
-
最新公司法司法解释股东提起解散诉讼有哪些规定?
第一条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最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
2022-07-03 15,340 -
公司法股东解散的要求有哪些
股东请求解散是指《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此种
2022-08-10 15,340 -
公司解散清算司法解释内容有哪些
1、公司被注销后,如未进行清算或者破产的,以该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作为当事人; 2、公司经过清算或者破产程序的,公司债务视为处理完毕。如有未了结的债务,应以从公司取得清算资产的股东为诉讼主体。
2022-06-18 15,340 -
股东解散公司流程有哪些?
股东解散公司的条件是: 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 二、经营管理出现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在会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3、单独或共同持有公司全体股东
2021-11-06 15,340
-
01:18
股份公司解散条件有哪些公司解散条件包括: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时间已满或出现别的解散事由。 公司的营业期满,则须停止活动,进入解散。 经过会议讨论,决定解散。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要将公司解散的,可以让董事会定出解散方案,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作出决定。 因为公司合并
601 2021.04.25 -
00:52
公司解散情形有哪些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解散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到期或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的解散事由; 2、股东大会或股东开会决议解散的; 3、因为分立或者公司合并需要解散的; 4、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公司营业执照、并责令
102 2022.05.27 -
01:11
公司解散效力有哪些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解散效力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对于将要解散的公司,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入清算流程;如果是因为合并分立导致公司解散的,也必须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处理现有的债权债务问题。 2.当公司的权利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时,不
7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