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隐私权责任承担法律后果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侵犯隐私,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如果导致其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1、《刑法》有如下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3、《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对于侵犯隐私权行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有下列法律责任: 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
2021.01.13 356 -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如下: 1、排除妨碍; 2、消除危险; 3、停止侵害; 4、赔礼道歉; 5、返还财产; 6、恢复原状; 7、继续履行; 8、赔偿损失等。
2021.02.05 183 -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是哪些
有下列法律责任: 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
2021.02.24 197
-
侵犯隐私权承担哪些责任
侵犯隐私权是民事侵权行为,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
2022-12-04 15,340 -
侵犯隐私权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侵犯隐私,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如果导致其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1、《刑法》有如下关于侵犯隐私权的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2022-04-19 15,340 -
侵犯隐私权要承担哪些责任?
侵犯隐私权是民事侵权行为,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
2023-08-30 15,340 -
侵犯他人隐私权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隐私权受损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款、十日以下拘留。《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
2022-10-10 15,340
-
01:01
侵犯版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未经授权许可出售版权作品,属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因此,侵犯版权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责任如下: 1、行为人如果侵犯著作权,或者侵犯了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1,885 2022.04.17 -
01:25
隐名股东的法律责任有哪些隐名股东的责任需要视公司成立情况而定: 一、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形: 1.公司股东知道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有明确的协议,规定实际股东为隐名股东,且隐名股东已实际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应确认其股东资格,保护其应有的股东权益,对内承担法定股东责
1,849 2022.04.17 -
01:43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权人对于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终止; 2、排除妨碍,该方式主要适用于物权,特别是相邻权受到侵害的场合; 3、消除危险,是指
1,2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