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不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工资及经济补偿,在双方约定的交接之日支付。如果不支付,看下面这条。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提出不续签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劳动合同终止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主要包括: (1)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提出不续签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
哪些情形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
2020.11.20 219 -
劳动合同终止什么情况下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按照现行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按照《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具体包括以下12种情况: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2)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
2020.02.02 173 -
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支付情况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双倍补偿。其他情况不需要支付双倍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
2020.06.02 239
-
劳动合同终止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期满,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拒绝的; (二)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
2022-05-31 15,340 -
劳动合同终止,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期满,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拒绝的; (二)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
2021-03-10 15,340 -
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况有哪些
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明文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022-03-15 15,340 -
劳动合同终止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劳动合同终止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主要包括: (1)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提出不续签的;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2022-06-23 15,340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70 2022.05.11 -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619 2022.04.17 -
01:09
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合同的终止情形主要包括了:第一,合同的解除情形。第二,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的情形。第三,合同的其中一方行使抵销权的情形。第四,合同的其中一方免除对方债务的情形。第五,合同当中需要履行债务的一方将债务提存的情形。第六,合同的债权以及债务共同归属于
3,45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