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有关的医疗事故争议可以用哪些法律形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责任的形式有:完全责任指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造成的;主要责任指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指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指后果大多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只起轻微作用。
-
医疗责任事故的形式有哪些
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主要出现在以下情况和行为: 一、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 二、诊治中遇到明知复杂疑难问题,不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或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
2020.11.18 121 -
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形式有哪些
医疗事故责任主要有四种形式: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
2020.10.25 128 -
医疗事故的赔偿与哪些因素有关
医疗赔偿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中西)药费、住院费、医疗机构的护理费等。凭合法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收费单据计算。治疗一般应在发生医疗事故的所在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未经医院批准或出具证明而强行转院、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擅
2020.09.21 713
-
医疗事故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法律程序有哪些
出现医疗事故争议之后,患者(包括其家属,下同)可要求医院内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然后双方协商解决。如果患者对协商结果不服,即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寻求解决:首先,患者可向医院所在区县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
2022-01-23 15,340 -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方式有哪些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你的情况和上述条例规
2022-03-18 15,340 -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方式都有哪些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
2022-07-19 15,340 -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方式究竟有哪些
医疗事故争议一般可通过双方协商、调解、仲裁、法院判决等方式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后,患方可以先和院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在当事人双方之间产生约束力
2022-06-28 15,340
-
01:19
四级医疗事故有哪些情形
四级医疗事故的情形包括: 1、产后胎盘残留引起大出血,没有别的并发症; 2、一边的眼睑有显而易见的缺损或外翻; 3、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或消化道,要全麻后内窥镜下取出; 4、口周和颜面软组织轻度损伤; 5、非解剖变异等等因素,拔掉上颌后牙时
1,790 2022.04.15 -
01:03
一级医疗事故有哪些情形
按照医疗事故分级的标准的话,一级医疗事故,是指导致患者丧失生命、重度残疾,并详细分为甲等和乙等,具体如下: (一)一级甲等的医疗事故为:死亡。 (二)一级乙等的医疗事故为:缺少、失去重要的器官或者功能完全失去,别的器官不可以代替,存在特殊医
2,492 2022.04.17 -
01:16
医疗事故有哪些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判断该行为是否是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是不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医疗事故的赔偿包括有: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
1,355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