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___《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 风险影响: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可以看出,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资方要支付拖欠工资、补偿金(25%拖欠工资额),必要时还要支付赔偿金(但要以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具备下列条件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其他。
-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其他。
2020.07.31 149 -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 1、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 2、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3、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
2022.06.25 237 -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其他。
2020.09.12 137
-
拖欠劳动者工资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看情况,拖欠工资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及相关诉讼。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一般可以要求一年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若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的情形,如拖欠工资、加班费,未足额缴纳社保等,可以申请离职并要求离职经济补偿金
2022-04-05 15,340 -
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吗, 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可以解除合同,但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参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2022-02-08 15,340 -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终止劳动合同的材料如下: 一、终止、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二、终止、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三、劳动者身份证明;等等。
2021-12-25 15,340 -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第一,协商解除:劳动者提出,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二,预告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
2022-04-02 15,340
-
01:10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条件员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 1、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员工提供劳动条件或劳动保护的; 2、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足额、及时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在职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
2,638 2022.04.15 -
01:01
劳动法工资拖欠怎么办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寻求解决办法: 第一,可以进行调解。如果用人单位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着可以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要是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以及工会代表这三方组成,并
2,373 2022.04.15 -
01:23
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有: 1、因违约方在合同期限截止后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方式约定违约赔偿责任,当双方协商不成时,守约方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按照合同的约定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并
5,98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