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向劳动行政强制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按此规定裁员的,按劳动者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下列情况下可以行政强制执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决定;经行政机关合理催告后仍不履行的;并且也不在法定期间内申请复议、或起诉的;而且行政机关没有执行权的。
-
什么情况下可以行政处罚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予以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名或者捺指印。被处罚人在行政拘留执行期间,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
2020.12.14 255 -
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执行
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生效后,但是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没有按照生效的法律文书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间内申请执行。如果其他单位和个人持有被申请执行的财产、而由人民法院书面通知协助执行的,都有义务按通知的规定执行。凡是无故推托、拒
2020.09.27 304 -
在什么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
1、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依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强制执行。 2、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3、在催告
2020.10.25 475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向劳动行政强制处罚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
2022-04-09 15,340 -
有经济性裁员,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向劳动行政强制处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
2022-02-20 15,340 -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 在什么情况下, 可以向劳动行政强制处罚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
2022-04-06 15,340 -
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向劳动行政强制处罚?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
2022-02-20 15,340
-
01:57
什么情况下可以强制离婚
没有强制离婚这种说法,夫妻离婚有两种,一是协商离婚,二是起诉离婚。起诉离婚的话,就需要提供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法院会根据夫妻是否感情破裂,作出相应的判决。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
2,477 2022.04.17 -
01:02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不可以强制迁出户口。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由于户口的迁出需要户主的同意及配合,且需要户主提交相应的审批文件及新的
5,727 2022.05.11 -
01:05
什么情况下可以保释
在中国保释主要是指取保候审,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符合下列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保释: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还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或
874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