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高利贷在法律上是指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而言,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认定高利贷要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原则上说民间借贷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了就是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2、高利贷法定界限不能简单地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超过指导利率上限的,即构成高利贷。凡约定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的,其超过部分无效,债权人对此部分无请求给付的权利。 3、实践中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认定其是否构成高利贷。从界定高利贷的标准上看,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本身不存在涉嫌犯罪的问题。但是高利贷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并且法律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另外,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不违法。正规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出即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你放高利贷而借款人又没及时还钱,告到法院即使法院受理了也只能判借款人偿还你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的利息而高利贷肯定是超4倍的所以超出的部分法院视为无效。
-
所谓的从犯是指什么?
从犯一般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在对从犯量刑处罚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0.07.10 178 -
高利贷是指什么
高利贷是指,借款利息或者逾期利息,高于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对于该部分利息,法院不予保护,借款人可以不支付,但是对于合法范围内的利息,仍然要支付。
2021.04.18 185 -
高利贷利率在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
高利贷利率的法律界定是,依靠借贷的方式,索取非常高额利息的贷款,通常利率约定超过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则就可以认定构成高利贷了,我国法律禁止高利贷这一行为。 借款人申请贷款有以下要求 1、当事人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
2023.01.31 688
-
所谓高利贷是什么意思
1、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 2、至于利息超过多少才构成高利贷,由于在立法和司法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解释,在实践中只能按照民法典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
2023-05-09 15,340 -
所谓的二分利息是高利贷么
超过年利率24%的,就是2分息以上的,属于高利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
2022-04-10 15,340 -
所谓私人放高利贷是什么罪
私人放高利贷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
2022-04-02 15,340 -
所谓不当得利是指什么?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
2022-11-29 15,340
-
01:35
放高利贷犯的是什么罪在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中,并没有将放高利贷定性为犯罪。一般而言,单纯的放高利贷并不会构成犯罪。 但是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借款人与借出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约定利息。借款人
230 2022.04.15 -
01:10
高利贷是什么意思高利贷是一种民间借贷的形式,根据有关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一般由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协商确定,双方协商的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此项标准的,则应该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民间高利贷一
1,024 2022.04.17 -
01:09
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高利贷是指民间借款人所借贷利率一般由其和贷款人双方协商进行确定的,双方协商的借贷利率一般不可以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有关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诉利率规定标准的,则应该界定为是高利借贷的行为。 关于贷款利息的利
7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