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合同是以欺诈手段订立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其陷于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如果该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如欺诈国有银行使国有资产流失),应属于无效合同,否则为可撤销合同。 合同欺诈有四个构成要件:(1)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有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会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2)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积极的行为和消极的行为,前者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如将黄铜说成黄金等;后者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如未履行瑕疵告知义务等。(3)相对人因欺诈行为而陷于错误认识,即相对人陷于错误认识与欺诈方的欺诈行为有因果关系。(4)相对方因错误认识而作出意思表示,即因为错误认识而与之订立了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
按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限,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021.01.20 219 -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以欺诈手段达成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效力是待定,被撤销后自始无效。法定可撤销合同主要有: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2021.02.16 112 -
-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是否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1、以欺诈胁迫手段的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2、以胁迫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在履行合同时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法撤销。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
2022-11-09 15,340 -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如果不但有欺诈行为还损害了国家利益,那就是无效合同。需要看有没有无效情形,有就属于无效合同。
2022-06-10 15,340 -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欺诈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应分为两类: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应作为无效合同, (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并没有
2023-01-15 15,340 -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可否撤销?
以欺诈手段达成的合同可以撤销。受骗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但受骗方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2021-12-21 15,340
-
01:03
合同欺诈怎么样起诉遇到合同欺诈的情形,如果想起诉的话,是可以起诉的。首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对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规定的内容,合同当事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1,151 2022.04.17 -
01:21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二手房屋买卖合同欺诈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 2、不予履行,被欺诈方应暂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
684 2023.03.29 -
01:10
立功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犯罪分子对他人犯罪行为进行揭发,经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使侦破其他案件的,即立功的认定标准。 立功表现包括两种情形: 把他人的犯罪行为揭发出来。犯罪人于犯罪人之间,通常对各自的犯罪行为比较了解,犯罪人在归案以后,不仅如实交代自己的罪
2,06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