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一、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二、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三、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四、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刑法规定一般被判定拘役缓刑的考验期一般是原判的刑期之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低于两个月。同时如果是被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的刑期以上并且五年以下,但是是不能少于一年的。通常根据原判定的刑期长短为主。
-
缓刑考验期是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缓刑的考验期具体需要根据刑罚类型和原判刑期确定:若是被判处拘役并且宣告缓刑的,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至少为两个月;若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则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至少为一年。并且缓刑的考验
2022.04.12 1,398 -
缓刑考验期有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于缓刑的考验期,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的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而要特别说明的是,缓刑考验期限要从判决确定之日开始起算。
2022.04.17 288 -
缓刑考验期有多久?
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20.04.08 131
-
缓刑考验期多久
缓刑是我们国家的刑罚执行方式的一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怀,避免在复兴期间的交叉感染。根据刑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于,缓刑的考验期,拘役的缓刑考验期呢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两个月。 比如说某人
2021-01-06 15,340 -
缓刑考验期多久?
缓刑也称为缓量刑,其适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等条件。人民法院对某个被告人宣告缓刑,是根据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来决定的
2022-04-10 15,340 -
缓刑考验期是多久,缓刑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
2021-06-16 15,340 -
缓刑考验期为多久,缓刑考验期的时间,考验期是怎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
2022-04-03 15,340
-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478 2022.04.17 -
01:27
死缓减刑期限是多久一般来说,死缓是可以减刑的,但是死缓减刑有限制。死缓减刑期限,分为两种情况:1、若在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2、若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死缓
1,736 2022.04.17 -
00:55
缓刑最低刑期是多少缓刑最低刑期是一个月。缓刑一般是指,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有条件地暂缓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并在一定期限内予以考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
1,8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