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商标权的法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们国家对商标的保护,要求首先得申请商标注册,对于没注册过的商标,或者保护期过后没有及时去办续展的商标原则上是不保护的。但是如果那个还没注册的商标同时符合下面的条件,那也是能得到保护的:1、该商标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被相关公众所知晓。2、相对于抢注人或者违法使用人的使用来说,还没注册商标的持有人使用在先。3、对于没注册商标的保护,要跟其实际使用的商品相同或类似为准。4、抢注或仿冒该商标后会在客观上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未注册商标符合上述情况,当商标受到侵权时,可收集证据,按以下两种途径维权:1、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你既可以找商标侵权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是找商标侵权行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像他使用那个商标生产、销售的地方的工商部门。2、向人民法院起诉你可以去侵权行为地或者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需要注意地是,同时,由于商标侵权案件较为复杂,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是指定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保护商标权: 一、提防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商标工作者,包括标识及包装的设计人员,应当熟悉商标法律并能灵活地运用。 二、防范他人侵权 商标注册后,注册人享有专用权。保护商标专用权,不仅仅是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更是企业的重要工作。 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我国商标法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6、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四、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驳回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商标注册被驳回的,没有取得商标权,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商标驳回的原因有很多。申请人可以纠正驳回的原因,然后申请商标注册。注册商标受中国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注册商标。
-
商标法律保护有哪些
法律保护未注册的商标要满足的前提条件包括: 1、商标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2、必须先于冲突权利使用,只有当未注册的商标早于冲突权利在中国境内作为商标使用的,才能获得商标法或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的对抗效力,即禁止在后的冲突注册或使用。 3
2020.04.24 202 -
-
-
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概念:狭义的商标权司法保护指的是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程序,根据民法、商标法的规定,对商标侵权案件进行审判(包括执行),判令侵权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从而保护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广义的商标权司法保
2021-08-02 15,340 -
法律关于商标侵权保护的认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标侵权的事件屡屡发生,而出于各种原因,商标权利人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了侵害。因此,给你解释关于商标侵权的法律的认定:(一)非法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导致的商标侵权行为。(二
2022-04-09 15,340 -
商标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是由商标管理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并受到国家保护的权利。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其内容包括商标专用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续展权等。其中,商标专用权是核心,其他权
2021-08-29 15,340 -
商号的法律保护
商号的法律保护措施包括:公司名称由商号、行业或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组成。公司名称侵权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所在地登记机关处理。登记机关没收非法所得,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021-11-07 15,340
-
01:02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商标侵权的罚款标准根据侵权情节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货物和工具。罚款标准如下:非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1,721 2022.06.22 -
01:00
什么样的借条受法律保护受法律保护的借条应写明:1、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2、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还款的具体年月日;5、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6、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
853 2022.04.17 -
01:22
没登记的婚姻受法律保护吗没登记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我国实行婚姻登记制度,没有登记的婚姻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但就财产和子女抚养问题可以向法院起诉。法律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
1,39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