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年假没休完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到期了,公司应提前来通知当事人。年假按照法律规定来休。《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折算后年休假不足1天的不予计算,不享受年休假。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有权利选择是否继续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单位的自由。对于单位的该行为是否违法,那么要看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之后是否继续用工。如果劳动合同到期之后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继续用工的,那么单位的行为不违法,与单位就不存在劳动关系了。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仍然实际用工的,那么单位应该自继续实际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续签劳动合同,否则可以要求单位自一个月以后开始支付双倍工资。
-
没休完的年假怎么算?
1、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
2020.01.10 722 -
没休完年假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020.05.12 308 -
如果我休产假没休完合同到期了怎么办
劳动者在入职的时候是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在订立劳动合同的时候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是不能够私自解除劳动合同的,即使产假期间劳动合同到期
2020.10.24 698
-
劳动合同到期年假没休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021-12-14 15,340 -
合同到期休年假怎么算
合同到期了,公司应提前来通知当事人。年假按照法律规定来休。《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022-04-02 15,340 -
合同到期了年休假怎么算?
有关于合同到期年休假怎么赔,目前劳动合同到期如果单位不与劳动者续签,用人是无法安排补休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未休的年休假期间的工资,依据是《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
2022-07-14 15,340 -
年休假没休完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安排了休假没有休的,不再享有休假权利;经职工同意下年度安排的,应在2017年度安排休假;未经职工同意下年度安排,又没有安排职工休假的,应当按工资的300%支付工资报酬(包括本身的一倍工资,实际
2022-03-12 15,340
-
01:37
年休假怎么计算年休假,指的是员工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既可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有关规定,在职员工累计工作满1年但不满10年的,其年休假为5天;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可享有10天的年休假;累计工作满20年
24,713 2022.04.17 -
00:54
2022年假规定怎么休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
1,504 2022.05.27 -
01:15
合同到期怎么办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合同到期表明合同终止,签订合同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终结,即双方可以不再履行合同的相应义务,该合同内所规定的内容对双方不再具有约束力。 合同到期后,一般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解除。在合同
3,0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