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和解之后还要被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是自诉案件轻伤刑事和解后不会判刑。自诉案子双方和解了,原告可以撤诉,法院不宜干涉。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指的是不经过公安或者是检察机关,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的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在刑事案件中,有的被告人可能会与被害人或者被告人达成和解。那么在和解之后,对方还可不可能被判刑?要看是什么案子,如果是公诉案子,法院有权;如果是自诉案子,法院不宜。 一、如果是自诉案子,两家和解了,原告可以撤诉,法院不宜干涉。刑事自诉案件,是指不经过公安或者检察机关,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在法院审理过程中,适用调解,原告在法院判决前也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诉。《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自诉案件的范围: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二、如果是公诉案件,即使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二家和解了,法院仍然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1、被害人谅解,这只是从轻处罚的一个情节而已。 2、如果是公诉案件,侵犯的不仅仅是被害人的利益,更严重的是侵犯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公检法三家是代表国家而不是代表个人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
轻伤私了之后还判刑吗
私了后有可能判刑。民事赔偿问题可以协商解决,但刑事责任还是要追究的。取得了被害人谅解,法院在量刑时一般会从轻判处。一般来说有两种处理:方案一是公安机关立案侦察,证据齐全后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经法院审判。一旦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侦查,进入诉
2020.07.26 109 -
轻伤私了之后还判刑吗
意外致人受伤私下达成和解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判刑,因为民事赔偿问题可以私下双方协商解决,但依旧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能够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而且赔偿了经济损失,在量刑的时候,法院一般会从轻判处。如果情节轻微,而且受害人自愿撤诉,那么被告就不需要负
2022.04.12 1,273 -
打架了对方轻伤,和解后,还判刑吗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2020.03.27 378
-
轻伤和解后还会被判刑吗
致人轻伤二级的,在与被害人和解后,一般仍要判刑,但依法对被告人予以从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就不会被判刑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
2022-04-28 15,340 -
轻伤和解后还要判刑吗?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达成赔偿和解协议的,检方可以不对其进行公诉。 1:送到看守所必须就要报检察院批捕。 2:既然已经达成和解协议并且赔偿完成,公安方、律师都说程序走完,案已经结了,就是说明检察院也收到相
2022-04-18 15,340 -
轻伤和解后是否还要判刑
致人轻伤二级的,在与被害人和解后,一般仍要判刑,但依法对被告人予以从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就不会被判刑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
2022-03-15 15,340 -
轻伤和解后还判刑吗
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
2022-04-28 15,340
-
01:10
轻微伤怎么判刑和赔偿
轻微伤人的案件,加害者一般不会被判刑,轻微伤的具体赔偿数额,通常可以让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法来决定。因为轻微伤根本没有达到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的标准,所以并不属于刑事犯罪,不会判刑,但是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
4,429 2022.06.22 -
00:58
被判刑后借款要怎么还
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如果债务人因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不影响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还款的方式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实现,债权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审理债务案件时,可缺席审判。一旦民事判决生效,债权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债务人的财
1,695 2022.05.11 -
01:08
取保候审之后还判刑吗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在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仍然应对案件继续进行侦查、审查起诉和审理。如果在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发现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者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机关应立
6,29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