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受理的特别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借贷纠纷案法院管辖权的规定是:以合同形式借贷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的,则由合同中约定的管辖法院管辖。
先进行自行调解,自行调解不成将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人民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做出裁决。 民间借贷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债权人需要写起诉书,起诉书的内容包括原告、被告信息,诉讼的请求,起诉的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2、债权人需要收集民间借贷纠纷的证据。如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 3、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时提交起诉书、证据等的材料; 4、法院审查案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起诉人要向法院预先交纳诉讼费用; 5、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当事人在出庭审理案件,法院作出判决后,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6、如果一方不执行法院判决书的,在另一方申请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征有哪些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征: 一、纠纷肇因多种多样。 二、案件数量日益增多,其在本庭已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大。 三、被告拒不应诉情况普遍。等等。
2020.02.17 133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有什么特征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特征: 一、纠纷肇因多种多样。 二、案件数量日益增多,其在本庭已受理的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大。 三、被告拒不应诉情况普遍。等等。
2020.02.19 141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受理地
要看具体案情,案情不一样,管辖的也不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节地域管辖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2-02-07 15,340 -
中级人民法院能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吗
因合同引起的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了管辖的人民法院,从其约定。中级法院管辖在本辖区内的重大影响案件,一般的案件不受理。法律链接:《民事诉讼法》第二
2022-10-06 15,340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受理费用
依据借款费用的多少收费标准不同,以下累计比例可作参考: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
2022-03-29 15,340 -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如何受理
私人贷款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民事法律行为之一。每个人都会遇到突发情况或其他原因,导致资金短缺。此时,私人贷款行为将发生,私人贷款纠纷也将最容易发生纠纷。那么,私人贷款纠纷将如何起诉呢?私人贷款纠纷将如何起
2021-10-22 15,340
-
01:19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主要依据是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第680条,法律明确禁止了高利放贷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具体来说,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作出一定的法定利率调整。因此,如果高利借款人与民间贷
6,165 2022.04.15 -
01:01
欠款纠纷与民间借贷的区别欠款纠纷与民间借贷的主要区别如下: 1、欠款纠纷是指因为各种基础经济关系而发生的纠纷,例如因为买卖合同拖欠货款而发生的纠纷,或者是因为服务合同拖欠服务费而发生的纠纷等; 2、民间借贷是指因为资金借贷而发生的借款纠纷,民间借贷仅仅指的是特定主
1,314 2022.05.13 -
01:16
一般民间借贷纠纷法院会判刑吗对于一般的民间借贷纠纷,由于涉及的只是普通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双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法院当然不会做出判刑处理。换句话说,因为民间借贷一般涉及的只是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都不需要启动特殊的刑事审判程序,因
2,2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