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职工不正常离职养老保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不是正常离职养老保险是可以自己续交的,劳动者可以等找到工作以后,要求新的公司为其缴纳社保,也可以以自由身份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劳动者应到社保机构个人缴费窗口领取并填写《某某市社会保险个人缴费申报表》和《委托银行代收社会保险费合同书》,具体有以下几点。一、个人社保参加险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二、缴费比例: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19%,基本医疗保险+地方补充医疗8.5%三、个人社保参保需提供的资料(一)填报《某某市社会保险个人缴费申报表》及《委托银行代收社会保险费合同书》;(二)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验原件);(三)首次参保人员,属招工或调入入深户的需提供调令(或招工表)的复印件(验原件),属户口迁入的员工,女35岁、男45岁以上的还需提供原迁入地社保机构出具的养老保险参保状况证明;(四)某某建行、中行、农行、工行之一开立的本人储蓄银行存折的户名和帐号页复印件(验原件);(五)已有《某某市劳动保障卡》或《某某市职工社会保险证》人员,在申请个人参保缴费时,须验审《深圳市劳动保障卡》或《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申办《某某市劳动保障卡》的,需提供市公安机关认可的第二代身份证联网相馆的数码照片回执。四、参保办理程序(一)到社保机构个人缴费窗口领取并填写《某某市社会保险个人缴费申报表》和《委托银行代收社会保险费合同书》;(二)持《委托银行代收社会保险费合同书》到开户银行加盖公章。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职工判缓刑后养老保险如何处理
在职人员被判处缓刑的,一般用人单位对被判刑的在职人员将按有关奖惩的规定,作出开除的决定。其被开除后已失去在职人员的身份,不能再享受在职人员的劳动保险待遇,包括退休待遇。即使刑满释放后,也不存在补办退休的问题。
2020.08.02 274 -
工厂不批辞工如何正常离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单位领导不签字批准,也可以在通知期间届满以后离开原单位。单位不依法履行相关手续的话,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申请劳动保
2020.05.11 200 -
职工养老保险如何交费
职工养老保险的交费规定如下: 1、企业职工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未在用人单位就业的,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各地政策不一,单位一般缴纳比例
2022.07.02 614
-
正常离职如何处理
1、做好入职时的准备工作员工入职时,应该员工联系地址方式或者联系人,并说明公司的相关文件,邮寄至联系地址或其他联系人,即视为送达员工本人。这样员工离职时,可以联系到员工,也可以将企业的决定等文件及时传
2022-07-10 15,340 -
如何处理正常离职
1、准备入职时,员工应联系地址或联系人,并说明公司的相关文件,邮寄至联系地址或其他联系人,视为送达员工本人。这样,员工离职时,可以联系员工,也可以及时向员工传达企业决策等文件。尽可能明确招聘、培训等用
2021-11-29 15,340 -
劳动者不正常离职养老保险怎么办
劳动者不是正常离职养老保险是可以自己续交的,劳动者可以等找到工作以后,要求新的公司为其缴纳社保,也可以以自由身份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劳动者应到社保机构个人缴费窗口领取并填写《某某市社会保险个人缴费申报表
2022-03-02 15,340 -
正常离职公司不发工资如何处理
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而且没有数额限制,只要拖欠工资就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2-05-16 15,340
-
01:28
正常离职后社保是怎么处理正常离职后员工的社保,可以办理转移或者办理转出。离职后已经找到了新单位的,那么员工可以办理转移手续,由新的单位进行续保。离职后没有找到新单位的,可以转由自己个人进行续缴,从单位的账户转移到自己的账户当中。具体流程是: 1、离职后已经找到了新
3,157 2022.06.22 -
00:55
职工养老保险怎么查职工养老保险的查询方式如下: 1、电话查询:拨打12333进行查询; 2、网上查询:登录所在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查询; 3、携带个人身份证明原件和社保卡,到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窗口查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
10,521 2022.04.18 -
01:04
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比例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比例如下:职工个人以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8%,记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本人工资收入低于,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0%的,按本省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本省平均工资300%的
1,761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