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否要求员工买社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存在劳动关系的;可以工资收条、签到名单等来证明。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3.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义务,是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承担,单位占大头,个人占小头。新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新劳动法新增了处罚条款,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还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数额,新劳动法第四十七条作了详细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需要赔偿。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公司没有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未签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
2020.03.09 1,150 -
公司要求员工签不买社保是否合法
员工与公司签订了自愿不买社会保险违反劳动法。不管是通过自愿签订、还是胁迫签订的协议约定的不购买社保,都是违反了强制性规定,所以协议是无效的。公司应该为员工补缴欠缴的社保费,并且要缴纳相应的滞纳金。
2020.04.08 1,553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缴纳社保,可以要求赔偿吗?
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及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
2020.02.24 180
-
公司没有给员工买社保, 员工可以以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要求补偿吗
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为由被迫辞职,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
2022-02-13 15,340 -
员工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补签劳动合同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主张:一是要求补签劳动合同;工作满一年仍未签订的,一年后的第一天开始就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没有签订的,劳动者可以要求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补缴社会保险;三是补发
2022-04-13 15,340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公司补交社保吗?
1,单位未按时缴纳社保,可以要求单位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保。没有双倍工资的赔偿。 2,如果单位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双倍工资补偿
2022-03-27 15,340 -
员工与公司签订没签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主张: 一是要求补签劳动合同;工作满一年仍未签订的,可以要求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是补缴社会保险; 三是补发未签订劳动合同第二个月开始(最早从2008年2月开始计算)的
2022-04-02 15,340
-
00:53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用人单位会从用工那天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公司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辞退员工后不赔偿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当
2,361 2022.04.17 -
01:01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过用人单位书面通知之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而不需要向
3,469 2022.04.17 -
00:53
员工没有签订合同公司怎么赔偿
如果员工没有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如果单位拒绝进行赔偿的,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者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的,那么可以做一份清晰的电话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
1,84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