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借钱没有打借条可以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起诉要符合相关条件,与有无借条无关; 1、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分割或者发生争议,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予以保护的诉讼行为。 2、起诉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简单地讲,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争执。 (2)有明确的被告。 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谁侵害了他的民事权益,或者谁与他发生民事权益的争议。只有被告明确,诉讼方能成立。但是需明确的一点是,法律要求有明确的被告,重点在“有”字,而不论被告是否“正当”,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告错了人,选错了被告,并不妨碍诉讼的成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朋友微信借钱1000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就是可以起诉的。法定起诉条件分别有:存在明确的被告;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借钱属于民事纠纷。
双方有签订借条且债务人借钱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证据。有借条和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的,就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双方有签订借条,债务人借钱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
朋友微信借钱1000可以起诉吗
可以起诉法院,由法院判决偿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八条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2021.02.14 642 -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可以起诉吗?
微信借钱不还可以起诉。只要符合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条件,就可以起诉。
2020.01.11 177 -
朋友借钱没打借条如何起诉
可以先调解或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发出支付令,要求欠款人偿还债款;欠款人不偿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法院判决双方的借贷关系成立,借款人可以就法院判决书2年内申请强制执行。还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就是将对方的银行账户、房子、车
2022.04.13 889
-
朋友微信借钱1000可以起诉吗
1、朋友微信借钱1000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就是可以起诉的。 2、法定起诉条件分别有: (1)存在明确的被告;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022-06-26 15,340 -
朋友借钱没有借条起诉可以吗?
没有欠条(借条)仍然可以起诉。但要想得到人民法院判决的支持,除债务人自己承认外,债权人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和责任。 证据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欠条(借条)属于直接证据。在没有欠条
2022-04-18 15,340 -
朋友借钱没有借条可以起诉吗
没有欠条(借条)仍然可以起诉。但要想得到人民法院判决的支持,除债务人自己承认外,债权人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和责任。 证据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欠条(借条)属于直接证据。在没有欠条
2022-04-22 15,340 -
朋友借钱没有借条,可以起诉吗
没有欠条(借条)仍然可以起诉。但要想得到人民法院判决的支持,除债务人自己承认外,债权人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和责任。 证据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欠条(借条)属于直接证据。在没有欠条
2022-04-22 15,340
-
01:11
朋友借款没有借条上怎样起诉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通常情况下,在没有书面凭证的情况下发生借贷纠纷的,原告可以把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作为证据,然后提交给法院。录音的过程中不需要第三方在场。如果有案件之外的人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那么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准备好以上的证据
728 2022.04.17 -
00:53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怎么起诉,去哪里起诉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起诉的方式如下: 1、写好起诉状。借钱不还,属于民事官司,起诉状的开头写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一般包括:原被告信息,载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民族,电话,身份证号,住址等; 2、准备好证据材料。通过转账的可以有转账记录、微信聊
5,122 2022.04.17 -
01:14
借钱没打欠条可以起诉吗
借钱没有打欠条也可以起诉。换句话说,借贷关系没有欠条,并不妨碍起诉,但起诉要符合相关的法定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具体来说,根据“谁主张,谁
600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