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离职公司不交社保的情形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你自愿申请辞职,那你现在只能要求公司给你补交社会保险。如果你以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其它公司存在违法行为为由辞职,你除了可以要求补交社会保险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你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六、四十七条规定(即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向单位主张以保障自己权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包括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解散需要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自愿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由出现时 2、公司股东会决议解散。须股东会特别决议,即由2/3以上的表决权通过 3、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的。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解散只是合并或分立的附属后果,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营业在一定情况下会继续保留;不需要经过清算程序;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公司或分立公司继受,而不是消灭。合并、分立解散不实行清算的原因,主要在于合并、分立实行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制度。
-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自愿解散: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由出现时 2、公司股东会决议解散。须股东会特别决议,即由2/3以上的表决权通过 3、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的。 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解散只是合并或
2020.05.19 132 -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主要有哪些?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主要有: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公司股东会决议解散,须股东会特别决议,由2/3以上的表决权通过; 3、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的。
2020.07.19 93 -
公司自愿解散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在我国企业法人自愿将法人解散的情形主要有: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2020.09.09 113
-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包括,公司的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议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决议解散;以及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而解散。
2022-06-07 15,340 -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包括,公司的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议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决议解散;以及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而解散。
2022-06-08 15,340 -
公司自愿解散有哪些情形
公司自愿解散的情形如下: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公司
2022-06-03 15,340 -
公司职工自动离职的情形有哪些?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
2022-04-09 15,340
-
00:52
公司解散情形有哪些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解散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到期或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的解散事由; 2、股东大会或股东开会决议解散的; 3、因为分立或者公司合并需要解散的; 4、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公司营业执照、并责令
101 2022.05.27 -
01:12
辞职后举报公司不交社保
辞职后举报公司不交社保是可以的。用人单位不给员工交社保将会损害员工的劳动权利,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之后,可能就因为没有社保,就会影响工伤认定,甚至是伤残鉴定。如果用人单位不给购买社保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社会保险经办
40,157 2022.04.12 -
02:05
不得担任公司董监高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在挂牌上市的过程中尤其是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来讲讲关于董监高任职资格方面的问题。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 1、个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被限制民事行为能
3,00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