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如果对方不执行判决书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在判决生效后,如对方在判决的时间内拒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你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需要申请人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的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比如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债权、不动产等财产线索。 3、法院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也会依法查询、冻结、扣划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本地区一般查工行、农行、建行、合作银行四大行,因地而异)和车管所登记的车辆、房管局登记的房产信息。 4、如果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被申请人拒不履行赔付义务或消极履行,法院有权依法对被申请人进行司法拘留。 法院(co rt),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主要通过审判活动惩治犯罪分子,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正义。 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其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三、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四、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交通事故车主没钱赔偿的,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等法院判决后过了履行期限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
如果法院判决对方赔偿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0.09.05 197 -
如果法院判决对方赔偿,对方不执行该怎么办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
2020.07.10 112
-
交通事故对方不执行判决书怎么办?
1交通事故案件胜诉之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被执行人不履行法
2022-05-10 15,340 -
交通事故,如果对方不执行判决,我该怎么办
1、在判决生效后,如对方在判决的时间内拒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你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需要申请人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的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比如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债权、不动产
2022-05-03 15,340 -
交通事故如果判决书下来了,对方不执行,我该怎么办
1、在判决生效后,如对方在判决的时间内拒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你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需要申请人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的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比如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债权、不动产
2022-05-01 15,340 -
交通事故判决书下来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1交通事故案件胜诉之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3、被执行人不履行法
2022-05-08 15,340
-
01:16
终审判决后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终审判决后对方不执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可以分为五类情况,具体如下:1、海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裁判文书的期限是180天,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从该
2,137 2022.05.11 -
00:53
执行局故意不执行判决怎么办
执行局故意不执行判决的,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局收到执行申请后,应当尽快采取执行措施,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收到执行申请后,应当对民事案件的执行进
1,631 2022.05.11 -
01:07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怎么办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如果对方不来处理,可以找到负责这起交通事故的交警进行处理。一般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
2,6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