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养老保险合同到期不续签可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转入新单位接续下去,如果其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单位,则按自谋职业者(不是自由职业者)的规定继续缴纳;二是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按自谋职业者进行缴纳。 2、做为自谋职业者缴纳,最大的影响有:一是缴费年限比有单位的职工多5年;二是达到年龄时只能领取养老金,而非退休金,数额上会有不同。不好说哪个比哪个多,因为自谋职业者也可以多缴多拿。自谋职业者的缴纳比例(以养老保险为例)可以在核定的养老保险基数的60%-300%之间选择。 3、失业金的领取长短与工龄(或者说合同年限)和失业保险的缴纳年限有关,满一年的可领三个月,最长的可领二年。不过一个人一生最多也就只可以领两年,是要累积计算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到期不续签,单位突然停社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转入新单位接续下去,如果其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单位,则按自谋职业者(不是自由职业者)的规定继续缴纳。 (二)是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按自谋职业者进行缴纳。 然后你可以自己按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自己继续缴纳社会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保不能同时交。就算在异地,由于目前没有全国联网因此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同时交,但是以后退休时也只能领一份养老金,要退其中一份重复缴费部分。
-
社保和养老保险可以同时交吗
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不能一起交,社保里面就已经包括了养老保险,所以,员工的事业单位已经给员工缴纳了养老保险,按照规定,家里是不能再缴纳养老保险了,不可以同时缴纳,也不会得到双份的养老金。
2020.02.19 563 -
养老保险和社保可以同时交吗
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保不能同时交。就算在异地,由于目前没有全国联网因此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同时交,但是以后退休时也只能领一份养老金,要退其中一份重复缴费部分。
2020.07.15 323 -
合同到期不续签可以领失业保险吗
劳动合同到期,自己辞职的不能领取失业金。失业金领取,必须是在已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且非个人意愿解除劳动关系;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达到一年的才能领取,如果自己辞职或者合同到期个人不续签,是不能领取失业金的。
2020.03.22 204
-
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公积金到期续签,社保怎么办?
1、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转入新单位接续下去,如果其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单位,则按自谋职业者(不是自由职业者)的规定继续缴纳;二是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按自谋职业者进
2022-04-09 15,340 -
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到期续签,社保怎么办
1、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转入新单位接续下去,如果其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单位,则按自谋职业者(不是自由职业者)的规定继续缴纳;二是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按自谋职业者进
2022-03-24 15,340 -
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到期续签,社保怎么办?
1、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转入新单位接续下去,如果其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单位,则按自谋职业者(不是自由职业者)的规定继续缴纳;二是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按自谋职业者进
2022-04-07 15,340 -
职工合同到期后可以不用续签养老保险吗
1、合同到期不续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转入新单位接续下去,如果其间有一段时间没有单位,则按自谋职业者(不是自由职业者)的规定继续缴纳;二是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按自谋职业者进
2022-04-02 15,340
-
01:20
社保卡和养老保险是一回事吗社保卡和养老保险不是一回事。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社保的主要项目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五险”。社保包括了养老保险。用人单位应按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据实申报应缴纳
7,349 2022.05.11 -
01:04
养老保险可以补交吗通常养老保险可以进行补交的,一般如果当事人已经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的,可以进行一次性的补缴;若不符合则就不可以进行一次性补缴。具体养老保险的补交要求有: 1、由于申请人所在的单位原因导致应缴却未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一
22,679 2022.04.15 -
00:54
子女不交养老保险老人可以领养老金吗子女不交养老保险,老人一般不可以领养老金。老人过60岁,如果子女没交养老保险不可以领养老金。保险法实施以前,年满60岁的老人领取养老金的,子女应尽缴纳养老保险的义务。如果是城镇居民的话,子女交不交养老保险和60岁老人领不领养老金是没有关系的
20,20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