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的办理条件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对女职工如何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医疗费做出了规定,即“由本人或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婴儿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按照生育女职工所在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规定范围内的生育医疗费百分之百报销。从加强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的发展方面看,应尽量减轻企业负担,提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向生育女职工发放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因此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一步到位,生育女职工有关证明直接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但目前大多数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水平有限,人员力量不足,尚不具备直接向生育女职工发放生育津贴和报销医疗费的条件,因此作为过渡办法,可以由企业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本单位生育女职工的生育津贴和医疗费,再分别按标准发给生育女职工本人。生育保险(maternityins rance)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生育津贴条件
生育津贴发放条件: 1、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一年以上; 2、生育女职工拥有本市户籍; 3、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生育保险; 4、生育期间相关费用符合计划生育相关规定; 5、按相关规定女职工生产会流产。
2020.04.01 216 -
享受生育津贴的条件
一、享受生育津贴的条件包括: 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2、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营养补助包括: 1、正常生育保险宣传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2、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
2020.06.30 168 -
生育津贴的领取条件
生育津贴领取的条件: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6个月以上。缴费以正常参保缴费时间为准,正常参保缴费前的补缴时间不能计算在内。女职工有下列情形,领取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其他情形。
2020.02.02 289
-
生育津贴办理的条件
本市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期间生育的;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
2022-05-31 15,340 -
生育津贴办理条件
根据我国法律固定,生育津贴的享受条件如下:1、本市户籍(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
2022-04-15 15,340 -
生育津贴申领条件是怎样的
津贴申领的条件: 1、本市(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
2022-08-25 15,340 -
生育津贴生育津贴的领取条件是什么?
只要你在流产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不间断正常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6-12个月(各地时间不一样),就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申领生育津贴。可凭结婚证、门诊病历、医药费用明细清单、门诊票据原
2023-03-24 15,340
-
00:58
怎么领生育津贴领生育津贴,一般有以下的四个步骤,具体如下:1、产后3个月内把材料交女方单位人力资源部;2、填写《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登记表》并由单位盖章;3、个人执此表到爱人单位盖章并双方本人签字,返还女方单位;4、女方单位每月5日-25日报社保申报,资
12,037 2022.04.17 -
01:08
生育津贴怎么领,需要符合什么条件领生育津贴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 2、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3、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女性员工缴纳社保的时间符合当地的生育津贴领取条件,有的地方要求社保累计或连续缴纳一定的时间
12,550 2022.04.17 -
01:08
宿迁生育津贴怎么领,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宿迁生育津贴的领取如下:生育津贴按照职工产假或者休假天数计发,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一社保缴费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参与当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有个人账户; 2、生育情况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
1,879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