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债权债务纠纷是否夫妻共同承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后原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需要夫妻共同承担,属于夫或妻一方个人债务的则只由其一方承担。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 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夫妻债务是否要共同承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双方的共同债务,则需要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法院是不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另一方不需要共同承担。
-
夫妻债务是否归夫妻共同承担?
共同债务是应夫妻共同承担的,个人债务是不应夫妻共同承担。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例如个人名下债务,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的,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清偿。
2021.01.31 153 -
债务是否应夫妻共同承担
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
2021.03.14 168 -
夫妻债务是否要共同承担
一、夫妻债务是不是共同承担 1、夫妻债务是共同承担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因共同生活、共同经营所欠债务,以及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除另有约定外,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清偿,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
2022.12.06 191
-
债权债务纠纷夫妻共同承担吗?
债权债务纠纷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的,应该由夫妻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购置共同生活用品所负债务;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负的债务;为支付一方医疗费
2022-03-21 15,340 -
债权债务纠纷夫妻共同承担吗?
债权债务纠纷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的,应该由夫妻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如购置共同生活用品所负债务;购买、装修共同居住的住房所负的债务;为支付一方医疗费
2022-04-28 15,340 -
债务纠纷夫妻共同承担吗?
这要看债务的性质,如果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话,那么不管夫妻是否离婚都应当由夫妻共同承担,但如果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那么与另一方无关,除非另一方自愿承担,否则从法律上并无义务与对方一起承担其个人债务。
2021-06-23 15,340 -
债权债务是否需要夫妻共同承担
个人债务一般不需要夫妻承担。但根据《民法典》第一百零六十四条的规定,夫妻共同签名或者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
2021-12-20 15,340
-
01:19
债务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吗
夫妻需要共同承担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连带责任指数个债务人就同一债务,各负全部给付的一种责任形式。债权人可对债务人中的一人
1,210 2022.04.17 -
01:32
夫妻对共同债务承担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应当一起偿还。这是由于婚姻关系就是一种经济和人身结合的共同体关系,夫妻双方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共荣共衰。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如果是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的债务,就属于一般的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
740 2021.07.05 -
01:05
婚后债务夫妻是有义务共同承担吗
婚后债务夫妻是否有义务共同承担分以下三种情况而定: 1、婚后个人所负的债务,如果没有用于家庭生产、生活、经营等事宜,而只是用于个人的事件上,另一方也没有承担的义务; 2、如果在婚后个人所负的债务用于改善夫妻共同生活条件、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
776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