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重组的期限和时间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怎么判断债务重组日债务重组可能发生在债务到期前、到期日或到期后。债务重组日是指债务重组完成日,即债务人履行协议或法院裁定,将相关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将债务转为资本或修改后的偿债条件开始执行的日期。对即期债务重组,以债务解除手续日期为债务重组日。对远期债务重组,新的偿债条件开始执行的时间为债务重组日。比较特殊的业务是以存货抵偿债务,如果存货是分期运往债权方的,则以最后一批存货运抵且办理有关债务解除手续后的日期为债务重组日。公司以资产偿债,债务重组完成日应为办理有关债务解除手续的日期。二、债务重组的收益归谁所有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正式开始实施。根据这一准则的规定,债务人不能将偿付债务所付代价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应确认为资本公积。债务重组业务的这种会计处理,可以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来粉饰业绩,体现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但是,债务重组收益是客观存在的,将债务重组收益不纳入损益表而纳入资产负债表。债务重组收益本质上属于交换资产产生的收益负债是债务人为获得资产或接受劳务而承担的,需在未来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的偿付必须以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方式来完成。在正常情况下债务人负有无条件清偿到期债务的义务。债务重组虽然不属于正常的债务清偿,但无论采用何种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最终必须为清偿债务而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债务重组收益是由于债务人清偿债务付出的代价小于所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而产生的,从本质上说,其属于交换资产而产生的收益。债务重组收益属于非经营性收入债务重组业务不是企业的经营性业务,而是偶发性的经济业务。因此,债务重组收益不是企业的经营性收入,只能归属于非经营性收入。会计处理时应列作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属于企业的应税收益债务重组收益属于交换资产而产生的收益。按照税法规定,须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债务重组收益属于债务人取得的应税收益,应依法计缴企业所得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债务重组需要多长时间
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没有具体规定债务重组的时间。 破产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重组期限一般在六个月内。法律规定,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组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组计划草案。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债务人或者管
2022.04.15 264 -
债务人申报债权期限是多长时间
债务人申报债权的期限:接到公司成立清算组的通知书之日起的三十日内;如果债权人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司公告成立清算组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2020.04.26 231
-
债务重组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债务重组期限一般不少于六个月。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组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组方案草案。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
2021-11-15 15,340 -
债务重组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债务重组期限一般不少于六个月。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组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组方案草案。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
2021-11-15 15,340 -
发生债务重组的期限一般是多长时间?
债务重组期限一般不少于六个月。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组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组方案草案。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
2021-11-16 15,340 -
债务重组的期限有多久
债务重组可以有期限。法律没有强制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协商约定债务期限,或者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民事法律关系。
2021-12-20 15,340
-
01:21
什么是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严重的财政困难,债权人和债务人通过协议约定或者由法院裁定,对清偿债务的时间、清偿债务的金额、清偿债务的方式等进行重新约定。也就是说,在债务重组的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双方仅仅修改了债务偿还条件。但并非所有修改债务偿还
3,359 2022.04.17 -
01:13
债权人的撤销权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虽然享有撤销债务人损害债权行为的权利,但是需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具体来说,债权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行使债权人的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
597 2022.04.17 -
00:59
债权保全期限是多久
债权保全期限为,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三十日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或者诉中财产保全措施。如果当事人申请的是诉前
1,84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