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抵押和房屋典当的区别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有什么区别? (1)主体不同。;房屋抵押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房屋典当中出典人必须是房屋所有权人。(2)目的不同。;设立房屋抵押,主要是以房屋作抵押物来保证债务的履行;设立房屋典当,对出典人来说是为了取得典金,对承典人来说是为了取得典当房屋的使用权和收益权。(3)性质不同。典权是独立权利,是用益物权。抵押权属担保物权,以主债权的存在为前提;房屋抵押中,抵押房屋不移转占有,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和收益,房屋典当时,要将出典房屋转移给承典人占有、使用和收益。(4)风险承担不同;出典房屋因不可抗力灭失的,其风险责任由典权人和出典人分担,典当关系归于消灭;抵押房屋因不可抗力灭失的,抵押关系消灭,但债务人仍应负清偿债务或重新提供担保的责任。(5)法律后果不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典当和抵押有四个区别,主要如下:对借钱方的要求不同;办理贷款的方式不同;办理期限不同。房产抵押贷款的期限较长,大多数是能申请1-20年的房产抵押贷款的。而房产典当的期限则比较短,大多数是3个月至6个月;评估方式不同。房产抵押贷款前期评估比较复杂,要求抵押的房子没有产权纠纷,房子的产权要清晰,房龄要适合,要求借钱方有还款能力。
-
房屋典当和抵押有何区别吗
有区别。 一、对借钱方的要求不同。办理房产典当,要求只能是房产一切者的本人才能办理,不能由另外的人代办。而房产抵押贷款而能是申请人本人,也能是房产一切人以外的人办理。房地产典当转移房地产的占有权,而房地产抵押不转移抵押标的房地产的占有权。
2020.05.09 168 -
房屋抵押和典当的区别和条件
房屋抵押与房屋典当的区别有: 1、当事人双方设立房屋抵押和设立房屋典当关系的目的不同。 2、设定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关系后的法律后果不同。 3、对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两种关系中的房屋处置期限的法律要求也不一样。 4、对抵押关系中的抵押人和房屋关
2021.04.01 258 -
房屋抵押与房屋典当的区别
房屋抵押与房屋典当的区别有: 1、当事人双方设立房屋抵押和设立房屋典当关系的目的不同。 2、设定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关系后的法律后果不同。 3、对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两种关系中的房屋处置期限的法律要求也不一样。 4、对抵押关系中的抵押人和房屋关
2021.02.26 212
-
房屋典当和房屋抵押的区别有哪些?
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有什么区别?(1)主体不同。房屋抵押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房屋典当中出典人必须是房屋所有权人。(2)目的不同。设立房屋抵押,主要是以房屋作抵押物来保证债务的履行;设立房屋典
2022-04-27 15,340 -
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有什么区别?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的区别是怎样的
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有什么区别?(1)主体不同。房屋抵押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房屋典当中出典人必须是房屋所有权人。(2)目的不同。设立房屋抵押,主要是以房屋作抵押物来保证债务的履行;设立房屋典
2022-03-08 15,340 -
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的区别?
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有什么区别? (1)主体不同。;房屋抵押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房屋典当中出典人必须是房屋所有权人。(2)目的不同。;设立房屋抵押,主要是以房屋作抵押物来保证债务的履行;设立
2022-04-07 15,340 -
抵押房屋和典当房屋有何区别
房屋抵押和房屋典当有什么区别? (1)主体不同。;房屋抵押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第三人。房屋典当中出典人必须是房屋所有权人。(2)目的不同。;设立房屋抵押,主要是以房屋作抵押物来保证债务的履行;设立
2022-04-02 15,340
-
01:23
不动产证和房产证有哪些区别不动产证和房产证有下面几点区别: 1、在范围上不同:不动产证能够登记的权利包括了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有关不动产物权;而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的凭证,除了房屋以外的其他不动产不
1,527 2022.06.22 -
01:12
集资房和商品房有哪些区别集资房和商品房主要有以下区别: 1、商品房一般是房地产开发商独立开发出来的一种产品,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进行买卖关系来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它是属于完全的市场经营行为,因此商品房的消费群体比较广泛、且无限制。 集资房则一般是通过公司、社会团体
2,240 2022.04.17 -
01:06
房屋所有权证和不动产权证的区别房屋所有权证和不动产权证的区别如下: 1、内容不同:《不动产权证》的外页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外,在右上角写有不动产登记抵押权、异地登记、查封登记等登记类型;内页内容规定了权利人、证件种类、证件号、共有情况、权利人类型、登记原因、使用
6,360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