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是合理做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可以给予劳动者时间寻找新的工作与出路,是比较合理的做法。但是根据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需要按照从2008年开始后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未规定单位需要承担提前三十天通知的义务。但是在劳动合同法生效前,有很多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对此情景规定,是额外要求单位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的。一般在这些地方的司法实践中,并不是将之前的地方法规规定视为失效或被取代或与劳动合同法冲突,而是将其视为对《劳动合同法》的一个补充性规定。所以,在不同的地方,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要依据地方规定来确定。有时候还要看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对此是否有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必须符合相应的情形,具体是: 1.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1、劳动合同期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因单位不存在了劳动合同终止的,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若用人单位同意以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不愿意续订的,则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0.06.27 141 -
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合同期满的,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不同意续签的; 2、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虽同意续签,但续签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条件低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的; 3
2020.10.17 449
-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建议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
2022-01-12 15,340 -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哪些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47条主张经济补偿金。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
2022-03-03 15,340 -
劳动者提出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你提出辞职,原则上没有任何补偿 通常情况下,只有劳资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单方提前解除合同,劳动者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单方提前辞职是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的。但这一原则性的规定如果僵
2022-03-08 15,340 -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
2022-02-06 15,340
-
00:47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是什么意思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意思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因为经济补偿是有法律规定的,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符合法定情形的,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无需支付经济
1,755 2022.05.11 -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618 2022.04.17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6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