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实施的、试图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其主要包括: (1)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依法实施的旨在引起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依行为人的意愿而产生民事权利义务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后果。这种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特征,即法律直接根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赋予其法律效果,属于合法的“表意行为”。如订立合同的行为、设立遗嘱的行为、委托授权行为等等。 民事法律行为是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最主要的法律事实。 (2)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是行为成立后,其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尚不确定,必须等待法律规定的事实的出现才能具有效力的民事行为。如限制行为能力人超出法定范围独立实施的行为,必须等待其法定代理人承认才能有效。 (3)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 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是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经当事人主张即可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这种民事行为经当事人请求变更后,即成为有效的民事行为;经当事人请求撤销,则发生无效的后果。如果当事人不在法定时间内提出撤销请求,该行为即确定地具有法律效力。 (4)无效的民事行为 无效的民事行为是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依法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如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即不具备法律效力。无效的民事行为可以在当事人之间产生返还财产、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民事行为能力有哪些
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决定着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的一切民事法律行为均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符合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纯获利行为有效,其他民事活动需要法定代理人完成。 在《民法
2021.03.26 175 -
无效民事行为有哪些
《民法总则》规定下列几种民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奖励、获得报酬等纯获益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法律行为,属于有效行为。 (3)
2021.04.28 300 -
无效民事行为有哪些
下列类型的民事行为都属于无效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一些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法律不能进行单独实施的行为;一方采取欺诈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违背了对方的真实意愿的行为;损害到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一些行为;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
2022.04.12 1,523
-
民事行为有哪些
民法中的行为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民事行为,一种是事实行为。 民事行为中又有详细的划分: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其中民事法律行为分为:1、单方法律行为和
2022-02-05 15,340 -
民事行为有哪些?
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区别于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比如道德行为、情谊行为等,也区别于其他法律领域的行为,比如犯罪行为、行政行为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
2022-09-08 15,340 -
无效民事行为有哪些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2022-09-04 15,340 -
民事行为有哪些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四种,分别是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2-10-18 15,340
-
00:59
抽象行政行为有哪些抽象行政行为主要包括下面两类: 第一,行政立法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颁布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行为; 第二,除了行政立法行为以外的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具体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广泛的、不特定的对象规
9,235 2022.04.15 -
01:07
非法行医的行为有哪些非法行医,指的是没有医生执业资格证却从事医务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或者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如果有医生执业资格证但没有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上述所称的非法行医。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的行为有: 1、没有取得医生职业资
1,64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