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与亲属对于人身造成伤害的,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相关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五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六条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七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构成刑事犯罪后,被害人请求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求应当予以支持。 理由如下: 第一,从请求权基础来看,交通肇事被害人请求获得精神损害抚慰金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第二,交通肇事犯罪对被害人的赔偿普遍存在赔偿义务人与肇事人不一致的情形,如果仅因肇事人受到刑事处罚而免除其他义务人的赔偿责任,对受害人明显不公。
车祸可以要求精神损失赔偿。交通事故中受伤较重的受害者在出院后应该到专门的伤残鉴定部门进行评定,如果构成残疾,就可以由受害者本人或者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要求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
-
交通事故造成轻伤可以赔偿精神损害吗?
交通事故未构成伤残,因生命、健康、身体等人格权遭受侵害的,赔偿权利人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原则,一般都将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限定在自然人的人身权益直接遭受侵害的情形,对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发生的精神损害,原则上不得主张损害赔偿救济。
2021.01.12 264
-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与亲属对于人身伤害造成伤害的,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相关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2022-04-08 15,340 -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与亲属对于人身造成伤害的,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相关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2022-05-06 15,340 -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与亲属对于人身造成伤害的,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相关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2022-03-22 15,340 -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与亲属对于人身伤害,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相关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2022-05-03 15,340
-
01:10
人身损害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轻微伤害,不支持赔偿权利人的精神抚慰金请求;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一般伤害没有构成伤残等级的,精神抚慰金的数额一般为1000元至5000元;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的伤害已经构成伤残等级,精神抚慰金的数额可以结合受害人的
2,896 2022.04.17 -
01:04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如何调解
面对交通事故带来的人身损害赔偿,受损害的一方可以选择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获得赔偿。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交通事故可以自行协商,也可以申请交警调解,或提交到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
1,529 2022.04.17 -
01:07
医疗事故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
医疗事故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者在法律适用方面有所不同。医疗事故赔偿主要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规文件规定,而人身损害赔偿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两
717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