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具体应如何支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法律的规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分为: 1、定期给付。根据父母的职业情况,抚养费原则上应定期给付。有固定收入或虽无固定收入,但每月都有相当收入的父母一方,应按月给付孩子的抚养费;从事农业生产或收入较高的父母,也可以按季或年给付。 2、一次性给付。有的情况下,抚养费也可一次性给付。例如当事人有充分的经济能力,有条件一次性给付孩子抚养费的;除此之外对于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同胞的离婚案件,子女抚育费一般都做一次性给付的处理,以免日后发生执行困难。 3、以物折抵。特殊情况下,当事人无法以现金支付抚养费,可以以物折抵。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的一方或下落不明的一方,按照确定的抚养费数额,用属于无经济收入一方或下落不明一方的财物,以相当的数额,折抵抚养费,交付抚养子女的一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父母仍有负担子女抚养费的责任,抚养费主要包括教育费、生活费和医疗费。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子女的实际需要;②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①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②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①确定。 ③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
离婚双方付抚养费根据实际需要、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来确定。有固定收入按月总收入20%至30%;两个以上子女不超50%;无固定收入按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特殊情况应提高或降低比例。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如何支付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可以按月支付。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承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支付抚养费的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子女抚养费专用账户或探视子女时支付。对一方
2022.04.14 313 -
协议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如何支付
离婚后小孩的抚养费的多少和负担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判决。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
2021.08.27 54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如何支付
我国《婚姻法》第30条规定:“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双方达不成协议或协议无效需由人民法院判
2021-05-17 15,340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该如何支付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用的支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
2022-08-16 15,340 -
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应如何支付?
1、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按月工资收入的20~30%比例给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
2021-06-06 15,340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应该如何支付?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
2022-05-19 15,340
-
00:51
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标准2021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这些标准来确定的,承担抚养费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
2,800 2022.04.17 -
00:58
抚养费如何支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方式和金额,但是给付抚养费的一方下落不明或者暂无经济收入的,可以用
1,367 2021.04.25 -
00:55
离婚时无钱支付孩子抚养费该如何处理
没钱支付抚养费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2、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该方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
92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