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离婚女方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请求的,必须与离婚诉讼同时提出。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家庭暴力离婚赔偿问题单独提起诉讼。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没有提出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在二审时提出来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侵害对象是人身损害,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在家庭暴力情形下。这里物质损害主要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等。精神上痛苦是极其主观的感受,别人无从得知,从而精神损害不可能精确计算,只能委之于法官凭借司法经验,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情节、常理、医学鉴定等因素予以判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女方的具体数额没有统一规定。但我国法律有规定,离婚赔偿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且物质损害赔偿需根据实际损失赔偿,而精神损害赔偿按照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计算标准。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女方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等,再加上精神抚慰金。离婚损害赔偿金的数额,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物质损害赔偿的标准就是实际的损失额,精神抚慰金根据精神损害程度等确定数额。
-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
在婚姻关系中,一方遭受另一方家庭暴力的,在离婚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则由受诉法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过错方的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2021.03.14 227 -
家庭暴力女方如何离婚
当遭遇家庭暴力时应当先收集证据,像一些报警记录,治疗记录,自己的伤口,对方承认家暴的聊天记录等等,然后拿着这些证据和结婚证,起诉状去法院起诉离婚,如果结婚证身份证不在自己手上的可拿去社区寻求帮助,要求社区开具证明,然后去起诉。在遭遇家暴的时
2022.04.12 468 -
家庭暴力女方要求离婚能得到赔偿吗
一方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的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除此之外,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还有以下几种: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四)有其他重大过错。
2021.01.13 134
-
女方家庭暴力离婚有赔偿吗?
1、结婚后,一方有家庭暴力的,离婚时过错方会赔偿。法律规定,因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所以一方有家庭暴力的,无过错方有权在诉讼离婚
2022-11-10 15,340 -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
家庭暴力离婚赔偿: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请求的,必须与离婚诉讼同时提出。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可以在离婚后一
2022-03-21 15,340 -
女方家庭暴力怎么离婚
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当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主要是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孩子抚养权的分配以及一些约定内容,然后就带上协议书、身份证明、结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
2022-04-06 15,340 -
家庭暴力女方要离婚吗
仅依你所述无法判断。按照《》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男方请求女方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属于下面三种情形,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
2022-09-08 15,340
-
01:19
家庭冷暴力离婚补偿多少
目前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冷暴力是否属于法定判离和无过错方可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所以需要人民法院根据个案中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另外,目前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
1,073 2021.03.24 -
00:56
家庭暴力怎么离婚
被家暴了可以和对方协议离婚,对方不同意的可以起诉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确定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
1,199 2022.04.17 -
00:55
暴力家庭怎样离婚
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另外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时候要进行调解。起诉具体的流程就是准备好起诉状,结婚证,身份证,还有家暴的证据材料,然后提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法院受理之后及时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通知双方进
1,05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