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女方不负抚养义务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女方不愿意抚养子女的,可以与男方协商由男方抚养子女,如果双方都不愿意抚养的,则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子女,父母有下列情形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因此您想要放弃孩子抚养权的,则您可以提供证据证明您的情况对于孩子成长不利。如果最终由您抚养子女的,您可以要求男方支付子女抚养费,数额一般为男方月总收入的20%至30%。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离婚后女方不给抚养费的处理方式:男方作为直接抚养方可以针对女方不给抚养费的情况向法院起诉,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义务。如果其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法院的离婚判决,根据法律规定,男方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并且请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执行。
-
离婚后女方不给抚养费如何处理呢
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021.02.20 88 -
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如何处理
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有权请求对方给付抚养费。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成年子女对没有生活来源的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请求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一方不履行抚
2022.05.21 161
-
离婚后一方对子女不尽抚养义务另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应当如何处理
可以提起诉讼要求抚养费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
2022-04-28 15,340 -
子女不履行抚养义务怎么处理,离婚后
【法律意见】 1.不按规定履行的,法院会强制执行,具体如下: (1)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
2022-07-12 15,340 -
离婚后孩子归女方后男方还需要负抚养义务吗
当然有的,这是法定的义务,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具有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义务,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跟离婚没有关系。《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
2022-10-11 15,340 -
离婚后女方不给抚养费,男方该如何处理?
协商不成的,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
2022-03-31 15,340
-
01:03
离婚后女方孩子抚养权如何分配
离婚时,女方能否得到孩子的直接抚养权与孩子的年龄有关,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未满两周岁的,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可知,夫妻双方离婚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身关系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动,父母双方均具
458 2022.04.17 -
00:58
父母离婚后不给抚养费该如何处理
父母离婚后不给抚养费的话,子女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讨要抚养费: 第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与父母协商的方式,说服对方按照约定给付抚养费。 第二种方式就是通过第三人介入调解的方式,通过第三人说服父母给付抚养费。 第三种方式就是起诉的方式。需要注意,如
450 2022.04.25 -
00:23
没离婚孩子不抚养如何处理
没离婚男方不抚养孩子的,可以起诉对方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的。我国法律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子女的抚养费用需要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综合
99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