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法律渊源及国外立法例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查士丁尼所著《法学总沦》(又译《法学阶梯》)最早对债务的承诺与债务的承担作了直观的描述,可以说是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渊源。查氏在该著作中举例:“在铁提提问:“梅维,你承诺给我五个金币吗?塞伊,你承诺给我五个金币吗?’之后,他们每个人分别回答说:我承诺给你。’查氏据此认为,根据这种债务,每个承诺者负有为全部清偿的义务.[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第163一164页。]随后,又举例说明,任何人如果承担由另一人给予某物或做某事,例如承担由铁提给予五个金币,他不负义务;但如果他承担由他设法做到使铁提给予五个金币,则他负有义务即受拘束.从上观之,早在古罗马时期,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已初具雏形,及至现代各国已纷纷设立该项制度。我国民事立法在合同法出台前,尚无第三人代为履行制度的专门规定,相反,从一些司法解释中看出(如对转包渔利的禁止性规定)司法实践是对此特反对态度的,但是实践证明,绝对禁止第三人履行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对合同权利人而言,债权人订立合同之目的主要是实现债权,如第三人代为履行能实现其目的的,自无禁止之必要;对合同义务人而言,亦不利于债务人视市场不同情况来决定是否亲自履行合同。现合同法突破旧制,在该注第65条中明文确定了第三人代为履行制度。 意大利民法典第1268务规定:“如果债务人委任了一名新的债务人,由其向债权人承担债务,但是,原债务人并未被解除债务,除非债权人明确表示解除他的债务.该条第二款又规定:”但是,如果接受第三人债务履行的债权人没有要求新债务人履行债务,则不得向原债务人提出请求.”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210务规定:“l、自事人方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履行,除非另有协议,或除非为保证另一方的根本利益,需要原始许诺人亲自履行或控制合同所规定的行为。当事人即便委托他人代为履行,也不能解除自己的履行义务或违约责任。”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268条规定:“契约当事人之一方,约定由第三人对于他方为给付者,于第三人不为给付时,应负担损害赔偿责任。”第311条第一款规定:如债权人对第三人为清偿履行行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受领的,发生受领迟延的法律效力。 此外,法国民法典第1236条、德国民法典第267条、日本民法典第267条均对第三人代为履行作了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代中国的法的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各种制定法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和认可的惯例等。 (1)制定法是我国法的基本渊源。在我国,判例不是法的渊源。 (2)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在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属于单独一类。 (3)习惯在我国法的渊源中的意义很小。
-
简述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1.宪法。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并监督宪法的实施,对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 2.法律。法律系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根据宪
2020.11.10 1,529 -
什么是构成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法律要件
构成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法律要件有以下三点: 1、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 2、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代表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与债务人订立代表债务履行合同债务的协议; 3、当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时,不能以合同债务人为由为债权人辩护。 根据《中华人
2022.04.14 334 -
构成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法律要件是什么
构成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法律要件是: 1、债务人不履行债务; 2、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债务可以由第三人履行; 3、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
2021.03.28 331
-
什么是法律的渊源
法律的渊源(法律形式):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一个法学术语,主要在以下三种语义上使用1.历史渊源。即指
2022-02-12 15,340 -
刑法的渊源是?
是的。1、刑法的起源实际上是承载刑法内容的文本。2、我国现行刑法的起源主要是:(1)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单行刑法(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处罚外汇欺诈、逃避
2021-12-24 15,340 -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是什么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是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
2022-03-11 15,340 -
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是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是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
2022-03-15 15,340
-
01:28
债务转移与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区别
第三人代为履行,又称履行负担,是指第三人表示或者第三人与债务人协议,由第三人代债务人清偿义务,第三人并未取代债务人的地位,债权人不得直接向第三人请求履行义务,债务人也应对第三人的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承担责任。 合同债务转让有广义、狭义两种含
1,499 2022.04.17 -
0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次修订实行的时间为
现行的教育法是2015年实施的。具体如下:公国现行的《教育法》是2015年12月27日修订的,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
3,667 2022.04.17 -
00:48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
8,7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