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怎么规定人民法院判刑以后的罚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你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你个回执,你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就可搜索以了。迟交的话有可能加收滞纳金或者强制缴纳。 二、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2002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院判刑后的罚款,也就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个回执,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就可以了。迟交的话有可能加收滞纳金或者强制缴纳。
-
法律规定判刑后的罚款怎么处理
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个回执,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就可以了。迟交的话有可能加收滞纳金或者强制缴纳。
2020.10.14 127 -
法律规定诈骗罪法院怎么判罚款
根据诈骗犯罪情形决定罚金数额。 1、没有规定具体数额的,最少不少于1000元; 2、规定了相关数额; 3、以违法所得或犯罪数额为基准处以一定比例或倍数的罚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
2020.06.20 138 -
法律规定判刑后的罚款如何处理?
法院判刑后的罚款,应该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是法院开一个罚金的票据;然后拿着该票据到任意的法院指定银行都可以去交的,银行会给个回执,拿着这个回执给法院,并且保留一联以证明自己交了就可以了。迟交的话有可能加收滞纳金或者强制缴纳。
2020.05.05 117
-
法院判刑后罚款什么时候交,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
2023-06-15 15,340 -
法院判罚款怎么交,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法院判了罚款的,当事人应当在指定的银行缴纳。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则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如果诉讼参与人或
2023-06-15 15,340 -
法院判刑后罚金怎么交,法律有哪些规定
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刑处罚之后,其罚金应当由服刑人员或者其亲属携带法院的判决书去法院进行缴纳,法院收款后出具罚金收据,服刑人员或者其亲属将罚金收据交我监狱狱政部门复印,监狱复印单据后将原件返还交款人
2023-06-15 15,340 -
法律规定判刑后的罚款的处罚问题
法院判刑后的罚款,也就是财产刑之一的罚金,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2022-06-08 15,340
-
02:14
法院判决书生效时间是怎么规定的法院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诉讼的种类不同、诉讼的程序不同,其生效的时间也不同:一审民事诉讼:民事判决书自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后生效,民事裁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十日后生效。一审刑事诉讼:自刑事判决之日起十日后生效。民事裁定书自送达之日起五日后生效。二审民
2,005 2022.04.15 -
01:05
子女赡养老人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对于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两条: 1、成年子女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是生活困难的父母具有赡养的责任; 2、对于成年子女有能力履行赡养义务而没有履行该义务的,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除此之外,成年子
2,141 2022.06.22 -
01:17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规定怎么处罚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的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本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在主观上具有过失,有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有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客观上必须造成了使致他人重伤的后果。构
1,3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