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有哪些情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殴打或者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要根据具体情节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综合考虑犯罪情节予以从轻处罚。法律依据:一、《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在我国,过失致人轻伤害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因为目前我国《刑法》只对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重伤规定为犯罪;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但受害者可以要求民事赔偿: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构成轻伤
下面我将针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处罚问题,为大家做简单介绍。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般
2020.03.29 202 -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二级是否构成轻伤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二级的,若已满十六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未满十六周岁,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021.11.06 141 -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与轻伤的区别有哪些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与轻伤的区别:对身体健康损害程度不一样。重伤,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轻伤,使身体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
2022.12.02 124
-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有哪些情形
故意伤害罪中的致人轻伤的轻伤标准规定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那么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有哪些情形呢,以下就是解答 5.1.3轻伤一级 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
2022-07-12 15,340 -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情形有哪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情形有 我国《刑法》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故意轻伤的,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即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轻伤结果的,不宜以犯罪论
2022-04-22 15,340 -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情形有哪些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七
2022-07-04 15,340 -
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情形有哪些?
轻微伤害不属于刑法调整范畴,而又民法调整,不属于刑法上的故意伤害罪。 属于违法,不属于犯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
2022-08-02 15,340
-
01:26
未成年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怎么判
未成年人触犯了故意伤害罪,人民法院很有可能会从轻处罚,具体不会超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是法定从轻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曾受严重家庭暴力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的未成年人,人民法院应从轻处罚。故意伤害罪量刑最低档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法院也可
1,261 2022.04.17 -
01:18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怎么判刑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原则上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对故意伤害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行为人触犯故意伤害罪的,需要结合故意伤害行为所造成的犯罪结果严重程度,来判断量刑幅度。一
636 2022.06.15 -
00:55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判多少年
要认定故意伤害罪,那么必须要造成他人轻伤或轻伤以上的伤害。轻伤是指的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根据刑法的规定。轻伤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如果是由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且被害人有过错或者对矛
1,58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