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没有社保和加班费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社保和支付其加班期间的加班费的,劳动者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以及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只要劳动者有相关的证据,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加班费以及为其补缴其社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是职工自愿加班的,一般没有加班费。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后安排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加班费是指职工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如果职工自愿加班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加班费的,不利于保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 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职工加班拿不到加班费怎么办?
如果职工加班后拿不到加班费,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单位及时足额支付给本人;如果单位拒不给付,则职工可采取申请调解、仲裁、起诉等方式来索要其加班费。
2020.08.18 115 -
加班没有加班工资怎么办?
如果加班却没有拿到加班费,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在提出维权主张时,要注意收集加班证据。如果拿不到加班费,劳动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维权: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由其进行查处。 2.因支付加班工资发生争议的,可向当地劳动
2020.02.18 139 -
加班没有加班工资怎么办
1、公司如果是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加班没有加班费是合法的,但是前提是公司有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资格,就是有相关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批才可以,否则就是违法的; 2、公司公司没有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资格,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资,如果公司不支付可以向当
2020.05.02 330
-
有加班费和社保吗
按社保法的规定,员工工资总额就是交社保的基数的,加班费也工资的总额里,因此,加班费也是要交保险的。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
2022-05-05 15,340 -
加班费和社保怎么算
关于加班费,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
2022-03-18 15,340 -
如果不给加班费和没交社保要怎么办?
这样是明显不合法的,劳动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你可以向对方提出要求,一是足额支付加班费(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1.75/8/*1.5(周末2倍,法定假日3倍),且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二是签订劳动合
2022-05-21 15,340 -
公司没有加班费和福利加班工资怎么办
1、通过协商程序法律规定公司不能强制加班且加班必须给付相应的,如若未给,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要求单位支付,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
2022-09-02 15,340
-
01:06
没办社保卡怎么查社保缴费记录没办社保卡查社保缴费记录的方法如下: 1、本人带着社保卡到社保经办中心的专门窗口进行查询; 2、当事人可以通过登录当地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保经办机构的网站; 3、或者拨打12333的电话的方式来查询交费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中华人民共和
14,934 2022.04.18 -
00:59
个体交的社保和职工社保有啥区别个体交的社保和职工社保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险种不同:个人社保比较偏向于“新农合”,而多数缴纳新农合的人,其实也只是缴纳了一个医疗保险而已,但是社保中含有其他4个险种,除了医疗保险之外,还有生育险、养老险、工伤险、失业险; 2、
6,659 2022.05.11 -
00:57
职工社保缴费比例职工社保缴费比例规定如下:缴费比例是由每个市自行决定的,因此每个市的比例都可能有所不同,目前大多数缴纳比例的规定如下: 1、医疗保险单位承担8%,个人承担2%; 2、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 3、生育保险单位承担0.8%,个人
3,3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