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迟到一个星期就不干了工资是不是要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劳动者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 2、劳动者依法提起申请的离职,用人单位应在离职日开具离职证明,办理离职相关手续,并结清工资; 3、劳动者如果因工作交接未完成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了,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依法按比例扣款,扣除全部工资违法; 4、发生争议了,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造成损失的举证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充足理由证明劳动者交接工作没做好,劳动者可以主张限期支付克扣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正常上班一周离职也是应该有工资的。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
疫情期间不上班是有工资的。若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且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
上班压一个月工资不干了是否给?
上班压一个月工资不干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要: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
2020.02.29 539 -
迟到不给上班了扣工资合法吗?
上班迟到早退扣工资没有相关法律依据,除非是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且在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但每月的扣罚累计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且扣罚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0.06.29 192 -
工作一个星期不想干有工资吗
正常上班一周离职也是应该有工资的。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
2020.10.28 478
-
上班迟到一个星期就不干了可以扣全部工资吗
1、劳动者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 2、劳动者依法提起申请的离职,用人单位应在离职日开具离职证明,办理离职相关手续,并结清工资; 3、劳动者如果因工作交接未完成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了,劳动者
2022-03-26 15,340 -
上班迟到一个星期扣多少工资
按照实际劳动时间支付工资,没有造成损失的,不得扣除工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
2022-03-20 15,340 -
病假是不是一个星期要扣工资?
病假期间的工资支付按照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医疗期的工资按《劳动保障条例》规定支付如下:工龄支付标准工资的比例不满2年60%;满2年不满4年70%;满4年不满6年80%;满6年不
2022-08-20 15,340 -
如果上班不到一个月就不干了,工资有权拿到吗
只要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就应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另外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予赔偿的。
2022-10-29 15,340
-
00:52
疫情期间不上班不发工资合法吗
疫情期间不上班不发工资不合法。疫情停工非员工员工,不能挺停发员工的工资。疫情不上班应该有工资。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
15,440 2022.05.11 -
01:10
快递迟迟不到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快递迟迟不到是可以要求赔偿。快递公司延迟送达,属于违约行为,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即可以要求其赔偿相应的损失。基本的行业共识,同城快递的投递时间一般是24小时,而国内异地的快递是72小时。同城快件彻底延误的时间最长是三天,国内异地的
13,394 2022.04.17 -
00:47
辞职不干了工资不给了怎么办
辞职不干了,工资不给了,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投诉或者是现场投诉的方式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除了投诉举报外,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裁决向
1,84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