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户不能转移为非农业户口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农业户口不能继承农村承包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农村里的宅基地和承包耕地农户是不享有所有权的,它们并非农户个人的私有财产,因此不发生继承关系,只有耕地上的农作物收益以及宅基地上的房屋等附着物才可以作为私人财产来继承。 耕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村集体所有物,只有具备集体成员资格才有使用权,而长年以来我国农村集体成员资格的确定与户籍是否留在本村有着最为紧密而直接的联系,另外有的地区还以是否在本村长期居住为成员资格判定依据。 因此非农户口也就意味着非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再享有成员土地福利。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农户口是不可以继承农村的宅基地与耕地的。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取得宅基地的前提是其“村民”身份,村民首先要属于这一村集体才能取得宅基地。同时村民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所有权还是在村集体,村民不能随意处置宅基地。所以,宅基地不属于个人财产,也不是遗产,不能被继承。虽然宅基户口性质怎么填地不能被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屋是个人财产,可以被继承。 目前国家政策有目确规定,父母是农村的,自已是非农户口,只能继承父母房产,房子倒塌后,不能翻修,就算碰到征收,也得不到土地补偿,宅基地仍是集体所有。 至于是否能继承农村耕地,那要看承包期限是否到期,如果承期限到期,下一轮承包,你是非农户口,你是没有承包权的国家政策法规有规定的。
-
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土地怎么办
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土地一方面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将承包地转让或者退还集体,另一方面可以保留承包权、流转经营权或者通过代耕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20.10.12 152 -
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土地收回吗
可以收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回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对于举家迁入设区的市,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村集体有权收回土地。这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
2020.08.12 397 -
城市户口能承包农村土地吗?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土地是只有本村村民才能够有承包的权利的,其他村的村民或者是城镇居民是不能够得到农村承包土地的,但是有一个情况,即使当事人具有城镇户口,其户籍还是在本村的话也是可以依法承包土地的。
2020.03.14 568
-
非农业户口能不能继承农村土地承包
宅基地的使用权人离世后不能建房,乡村宅基地上的房屋隶属遗产。依照《土地管理法》的限定,对于支撑此房屋的宅基地,宅基地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继承人有权利继承。作为城市户口的继承人有权继承爸妈离世后留下的乡
2022-07-06 15,340 -
非农业户口能否承包农村土地?
计划经济时代划时代将户口划分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类型,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居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按政策规定,没有农村户口的人只能租赁别人的承包地,而没有
2022-07-07 15,340 -
非农业户口能否承包农村土地
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规定只有土地所属村委会农业户籍人员才有资格享有。当事人是非农户籍,没有资格享有农村土地的承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第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
2022-03-15 15,340 -
农村承包承包户为什么要转为非农业户口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
2023-06-13 15,340
-
01:37
农业户口是不是就是农村户口
农业户口就是农村户口。农业家庭户口是指这个户口簿上的所有成员都是农业户口,以前有好多的农业和非农业的混合户,举个例子说,爸爸是农业户口,下面的几个孩子也都是农业户口,那么这个户口就是农业家庭户口了。农业家庭户口又称农业户口,是指靠自己生产口
10,843 2022.05.11 -
01:49
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怎么办
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办法如下:如果农民只是将家中部分人口的户口迁出,农村家中依旧有人居住、处置土地的话,村集体是没有权利将承包地收回的。因为我国的承包地是按户承包的,无论是这个人迁出,还是承包人去世,只要这户人家里还有人在这个村,承包地都由这
4,392 2022.04.17 -
00:56
农村土地确权按户口本
农村土地确权不按户口本。农村土地确权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家庭代表申请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共有人除包括户口本上的现有人口外,一并包括嫁出人员、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国家工作人员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
3,15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