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不开证据还能解除劳动关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由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是法定义务,因此用人单位拒绝为劳动者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所以,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87条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如果公司不同意解除劳动关系,仲裁是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对仲裁范围作了规定,你这属于该范围。且参照第十五条的规定,达成协议后仍可仲裁。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十五条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关系的解除在劳动仲裁过程当中是可以进行的,也就是说申请仲裁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事实上,甚至有的时候许多劳动仲裁当中的劳动者目的就只是为了解除合同关系。
-
能否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
2020.03.26 188 -
劳动关系解除了还能仲裁吗
劳动关系解除了还能申请仲裁,只要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020.07.15 180 -
解除劳动关系后还能仲裁吗
只要解除劳动关系后不超过1年就还能申请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
2020.12.13 133
-
劳动关系解除后还能劳动仲裁吗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仲裁。 与公司签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2023-03-22 15,340 -
劳动仲裁能解除劳动关系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对仲裁范围作了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属于该范围。且参照第十五条的规定,达成协议后仍可仲裁。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
2022-05-03 15,340 -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关系还能解除吗
申请劳动仲裁即时解除劳动关系,除非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侵犯劳动者权利。不然,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办理: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办理工作交接,才能解除劳动关系的。
2022-07-23 15,340 -
劳动关系解除了还能仲裁吗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仲裁。 与公司签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2022-06-11 15,340
-
01:02
劳动者怎样才能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有以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只要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预告解除; (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试用期
829 2023.01.04 -
01:35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1,949 2022.06.15 -
01:08
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以下证据:1、仲裁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3、被申请人用人单位的企业信息;4、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打卡记录等等。仲裁是向的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7,58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