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时离职工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论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没签劳动合同员工辞职时可以拿到以下的报酬:1、员工应付的劳动报酬;2、从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没签劳动合同,公司还要依法支付一年内的双倍工资。具体而言,就是从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内,公司还是没签劳动合同的,不仅要按规定支付应付的工资,还要额外支付增加一倍的工资作为惩罚性赔偿,并且支付时间最长是十一个月,可以向劳动局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以及提起诉讼主张权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辞职了绩效工资还能要回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得知,用人单位不发绩效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投诉: 1、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投诉。 2、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投诉。
医保卡里面的钱不能取出来,只能用于在定点医院和药店就医购药。但是以下三种情况下,医保卡里的钱可以支取使用: 1、医保卡使用终止:如参保人死亡,亲属可凭死亡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2、参保人移民:凭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3、异地转移:在当地参保后,可把医保账户余额转移至新账户。
-
没有提前说辞职的工资能要回来吗
没有提前说辞职工资还会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因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告
2020.04.17 198 -
辞职后,还要回来原来的劳动合同吗
1、动合同在离职时不需要上交公司。如有必要可暂交由公司人事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在劳动合同上加盖作废章。但是最终劳动者本人必须持有一份,并且用人单位自己那一份必须留存二年备查
2020.05.17 435 -
辞职半个月工资要回来吗
劳动者干了半个月后辞职的,单位应该给开工资,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但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辞职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辞职则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2020.08.31 140
-
公司欠员工辞职钱还能要回来吗?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2022-04-21 15,340 -
辞职了自动离职工资能要回来吗?
不办理离职手续,就无法结清工资,属于自动离职。自动离职有工资,但是由于没有办理离职手续,所以没办法结算工资。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
2022-07-07 15,340 -
公司调离辞职员工的钱还可以要回来吗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2022-04-22 15,340 -
公司辞职员工离职后没有给劳动局钱还能要回来吗?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4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
2022-04-18 15,340
-
01:02
10年的钱还能要回来吗已经过了十年的欠款是否还能要回,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在欠款十年的情况下,要考虑是否已经超过了民法典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如果超过被告将取得诉讼时效的抗辩权,将导致原告败诉的后果。但诉讼时效的抗辩权需要被告自己提出,法院不能主动释明,因此原告
5,507 2022.05.26 -
00:59
老公给小三的钱还能要回来吗男方如果给小三的钱,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女方就有权要求返还。因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男方给小三的钱,如果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男方的行为就属于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女方有权要求小三返还,如果小三不返还,与其协商也无法达成一致,女方可向法院
4,232 2022.05.11 -
01:28
朋友欠钱不还起诉能要回来吗朋友欠钱不还,起诉不一定能够要回来,具体需要分情况来讨论。第一种情况是,当事人无法列举证据,证明双方确实存在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就会认为原告一方没有充足的证据,从而会判决原告败诉。第二种情况是,当事人虽然有证据证明双方确实
1,281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