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诈骗罪中什么是非法占有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因此在现实中,抵押贷款却不归还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满足上述情形的,法院认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存在坐牢的风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诈骗罪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应该从以下方面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行为人事前是否有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行为人事中有无积极归还或者消极不归还行为或者表现,如行为人编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拖延归还被害人的财产等; (3)行为人事后处分财物及对他人
2020.05.14 288 -
诈骗罪什么是非法占有罪?
诈骗罪非法占有的认定是,刑法意义上的“非法占有”,不仅是指行为人意图使财物脱离相对人而非法实际控制和管领,而且意图非法所有或者不法所有受害人的财物,为自己使用、收益、处分。
2020.05.08 153 -
诈骗罪中怎么去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
2020.08.12 145
-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是指什么行为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认定是: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约能力;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行为人对
2022-06-08 15,340 -
在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的行为有哪些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是指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也就是所谓人、财两空的情形,可以认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022-06-10 15,340 -
集资诈骗罪中什么是非法占有
1、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应理解为"非法所有"。
2022-03-14 15,340 -
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
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在1998年7月实施《北京市关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抢劫罪等八种侵犯财产犯罪的数额标准》,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的文件中规定:关于诈骗罪犯
2022-08-10 15,340
-
00:58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如下: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
4,689 2022.05.11 -
01:09
什么是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
13,548 2022.04.15 -
01:30
什么是非法集资行为
一般情况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国家相关金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含个人和单位)吸取资金的行为,且又同时具有如下情况的,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 1、未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以经营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
3,7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