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孩子送养是否属于违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将超生子女送养并不能改变违法超生的事实,故依然需要承担处罚。 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按违法生育者或者违法收养者的夫妻双方实际总收入计算,其中:农村居民实际收入低于本乡(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以本乡 (镇)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城市居民实际收入低于本县(市、区)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以本县(市、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具体征收标准如下: (一)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其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 (二)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条件,未达到规定的再生育年龄或生育间隔提前再生育子女的,每提前一年按照其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征收,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三)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其上年度总收入的二倍征收,每再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次增加三倍征收; (四)非婚生育和非法收养子女的,依子女数量按违法多生育子女的标准征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孩子出生送人是否属于遗弃罪,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是因为没有抚养能力而将孩子送给亲戚抚养的,不构成遗弃罪;对私自送养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或有其他恶劣情节,符合遗弃罪特征的,可以按遗弃罪论处;如果是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明知对方没有抚养目的及抚养能力还将孩子送给对方以获取巨额利益的,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
超生属于违法。超生,超生即超出计划的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之一,以前原则上是只许生一胎,但有例外。不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超生属于违法还是违规
超生属于违法。超生,超生即超出计划的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之一,以前原则上是只许生一胎,但有例外。不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
2020.07.17 199 -
未婚生子是否属于违法
未婚生子违反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相关规定。未婚生子属于非婚生子女,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如果其中一方或双方是已婚,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双方构成了重婚罪。
2020.01.11 142 -
非婚生子是否属于违法?
非婚生子不违法。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21.03.14 267
-
送养孩子属于犯法吗?
1、把自己的孩子送养如果进行金钱的交易就是违法行为,当父母把孩子送养时,夫妻双方必须一起送养。如果亲生父母中有一方下落不明或失踪,可以单方将孩子送养。收养人收养和送养人收养,应当是自愿的。收养十周岁以
2022-06-23 15,340 -
收养孩子是否属于独生子女
不属于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按下列标准确定: (1)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个存活的; (2)无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3)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 (4)只
2022-01-30 15,340 -
未婚生子是否属于超生?
未婚生子后60天内办理结婚证的,才不算超生。超生,超生即超出计划的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之一,原则上是只许生一胎,但有例外。如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结婚、在农村第一胎是女孩的等情况在符合法定情形之下可
2021-10-13 15,340 -
怎么看送养孩子超生
超生意味着超生意味着超生意。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国家政策之一。原则上只允许生一个孩子,但也有例外。如果是农村人口,第一个孩子是女生,第二个孩子要到四岁才能生。如果是城市人口,生第二个孩子属于超生。
2021-12-03 15,340
-
01:03
第三者生的孩子属于谁第三者生的孩子属于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抚养权归属生父母。抚养权是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 如果生父母不能对孩子抚养权归属达成一致,可以由法院来判决。 抚养权方面,要按照哪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
1,261 2022.04.15 -
00:50
单亲妈妈怎么合法送养孩子单亲妈妈合法送养孩子,必须满足以下的三个条件: 1、单亲妈妈必须是有特殊困难而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2、生父母送养子女的,必须共同送养,即便是单亲妈妈,也需要和另一方共同送养,除非另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或者是孤儿的监护人; 3、如果单
3,696 2022.04.17 -
00:54
孩子送养需要什么手续孩子送养需要办理收养登记手续。将孩子送养出去的,应当去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手续,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且提供相应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为当事人办理收养登记手续,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
2,67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