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判缓刑驾驶证吊销了是啥意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交通肇事罪判处缓刑,如果是机动车,五年后可以重新申领,如果是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后可重新申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吊销驾驶证是指行为人依法取得驾驶证后,出现法律规定的事由被依法吊销的情形。醉酒驾驶机动车和饮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法吊销驾驶证。
1两者的对象:吊销就是驾照是合法取得,一旦出了重大事故就是吊销,这属于行政行为。非正常途径考取(作弊)的驾驶证,则属撤销。 2重新恢复驾照的时间:吊销驾照以后,需要2年后才能考取。撤销驾照以后,需要3年后才能考取。 3处罚的情境:吊销是你出大事故或违法才吊销,如:酒后驾驶、因交通事故而造成后果等,或其他触犯法规行为造成后果的;撤销是——发现你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驾照,出没出事,都是撤销。
-
吊销驾驶证是什么意思?
吊销驾驶证是指依法取得驾驶证后,出现法定事由被依法吊销的情形,如重特大交通事故当中承担一半以上责任者按规定应当吊销驾驶证,这些都属于行政行为。如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
2020.06.29 194 -
吊销驾驶证是什么意思
吊销驾驶证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或者具有肇事后逃逸行为,以及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机动车驾驶人实施的取消其驾驶资格的处罚手段,是对交通违法行为人实施的一种比较严厉的处罚。
2020.03.30 205 -
吊销驾驶证是什么意思?
吊销是指行为人依法取得驾驶证后,出现法律规定的事由被依法吊销的情形,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和饮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或者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是要依法吊销驾驶证。
2020.06.14 250
-
吊销驾驶证啥意思
吊销驾驶证的意思是出现法定事由后驾驶证被依法吊销的情形,是一种行政处罚,一般的原因导致驾驶证被吊销需要两年以后才能重考;如果是酒后驾驶被吊销驾驶证的要五年后才能重考;酒后驾驶营运车辆的要十年后才能重考
2022-06-10 15,340 -
醉驾判缓刑驾驶证还吊销吗
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吊销照有多种情景,如到时不审验的、记满12分以上的,对于醉驾,一旦被判刑,就必须吊销驾照。至于流程,醉驾由交警部门立案侦查完毕后,就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由法院判决,法院
2022-08-18 15,340 -
醉驾被判缓刑,驾驶证会吊销吗?
因交通肇事罪判处缓刑,如果是机动车,五年后可以重新申领,如果是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后可重新申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
2022-04-06 15,340 -
醉驾缓刑是什么意思,醉驾被判缓刑驾驶证会被吊销吗,有什么影响吗
因交通肇事罪判处缓刑,如果是机动车,五年后可以重新申领,如果是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后可重新申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
2022-02-09 15,340
-
01:19
吊销驾照是什么意思吊销一般是指,行为人依法取得驾驶证后,出现法律规定的事由,从而被依法吊销的情形,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和饮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或者其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是要依法吊销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
2,665 2022.04.17 -
01:02
酒驾会吊销驾驶证吗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酒驾包括了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驾驶指的是,在每一百毫升血液中,检测出酒精含量在20毫克以上80毫克以下。醉酒驾驶指的是,在每一百毫升血液中检测出80毫克以上的酒精含量。无论是饮酒驾驶和醉酒驾
5,885 2022.05.11 -
01:05
无证驾驶醉驾判刑多久无证醉驾,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拘役。数罪并罚的情况下,拘役的期限不能超过一年。具体来说,法院在判决拘役的期限的时候,会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犯罪结果、个人的主观恶性,以及事后的悔罪态度来衡量。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1、无
4,80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