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是否约定提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福利方面的内容,并非强制。提成属于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正常应该体现在劳动合同里。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写清楚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未写清部分与用人单位内部其他职工同工同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法。而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主张违约金的权利,法律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和限制。针对劳动合同中约定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承担法律规定之外的违约金的情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未进行立法干预的情况下,应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的条款有效。
劳动合同中能约定违约金,但只有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约定中能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是否成立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成立的,但是合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2020.03.31 183 -
是否可以约定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是可以约定的;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的货币。违约金既具有赔偿性又具有惩罚性。是否采用违约金这一补救办法,必须是由合同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明承约
2020.03.02 246 -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是否可以约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设置服务期约定、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在劳动合同中,只允许就劳动者进行专项培训的服务期事项和禁业限制事项约定违约金,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2020.02.03 138
-
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约定劳动提成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福利方面的内容,并非强制。提成属于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正常应该体现在劳动合同里。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写清楚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未写清部分与用人单位内部其他职工同工同酬。根据《劳动合同
2022-04-13 15,340 -
劳动合同中能否约定“提成”的内容?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福利方面的内容,并非强制。提成属于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正常应该体现在劳动合同里。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写清楚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未写清部分与用人单位内部其他职工同工同酬。根据《劳动合同
2022-04-13 15,340 -
劳动合同中是否可以约定提成方面的内容?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福利方面的内容,并非强制。提成属于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正常应该体现在劳动合同里。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写清楚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未写清部分与用人单位内部其他职工同工同酬。根据《劳动合同
2022-04-13 15,340 -
劳动合同中是否可以约定提成方面的内容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福利方面的内容,并非强制。提成属于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正常应该体现在劳动合同里。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写清楚的,劳动合同仍然有效,未写清部分与用人单位内部其他职工同工同酬。根据《劳动合同
2022-04-12 15,340
-
01:00
什么是违约解除劳动合同
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方因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而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受劳动合同的约束,均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若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反合同约定义务,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
1,755 2022.04.15 -
00:53
劳动合同违约怎么办
劳动合同违约的,被违约一方可以追究违约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一方未与对方协商,而擅自变更劳动合同或强迫对方接受,对方有权拒绝,并可以追究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但劳动者提出辞职属于行使劳动权利的行为,而非违约行为,无需承担违约责任。除非
2,12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