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人单位的权利调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一、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进行调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第二、用人单位法定调岗情形。单位可以调岗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1款以及第2款。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进行调岗,或者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调岗。 第三、用人单位调岗时能否降薪 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标准,双方变更劳动报酬也需双方协商一致。但用人单位的薪酬制度往往是与一定的岗位职责挂钩的,岗位的变动也伴随着岗位报酬标准的变动。员工因不胜任工作而被调整到新的岗位,其薪酬应当根据新岗位的标准确定,否则有违于“同工同酬”的立法精神,但降薪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员工拒绝接受调岗,单位能否辞退 实践中,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调岗不服,有些是直接不去单位上班,有些则是每天到单位打卡,仍然呆在原岗位上,不去新岗位工作。在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岗位合法合理的前提下,不去单位上班或者不去新的工作岗位任职,都可以认定为旷工,或构成严重违纪,单位可以予以辞退,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单位调岗不合法,单位辞退员工则可能构成违法解聘,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赔偿金。 综上,应承认和保护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允许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对员工调岗,但要防止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滥用,防止以调岗为借口打击报复员工,“调岗降薪”逼迫员工主动辞职或离职等行为。为防止权利的滥用,企业应对其调岗的“合理性、必要性、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用人单位有权给员工调岗吗
用人单位有权给员工调岗,但员工有权拒绝。调岗属于变动劳动者的工作内容,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020.01.04 120 -
用人单位随意调岗调薪有用吗?
用人单位是不可以擅自调岗调薪的。用人单位擅自调岗调薪属于擅自变更劳动合同。而变更劳动合同必须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没有协商一致就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因此而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2020.10.24 162 -
用人单位对孕妇有权调岗降薪吗
用人单位有权利对孕妇调岗,但是不可以降薪。任何单位不可以因为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原因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孕妇可以与公司协商调剂减薪的情况。如果与公司协商不成,职工可以提出劳动仲裁。依法可以进行申诉、举报,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
2022.04.12 1,415
-
用人单位有权调岗吗?
第一、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进行调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第二、用人单位法定调岗情形。单位可以调岗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
2022-04-16 15,340 -
用人单位有权调岗吗
第一、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进行调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第二、用人单位法定调岗情形。单位可以调岗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
2022-03-21 15,340 -
用人单位有权利对孕妇调岗降薪吗?
用人单位对孕妇有权调岗,但不能降薪。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适当照顾女职工,减轻其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岗位;但是不能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022-07-02 15,340 -
孕妇有权利对用人单位调岗降薪吗?
用人单位对孕妇有权调岗,但不能降薪。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适当照顾女职工,减轻其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岗位;但是不能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022-06-06 15,340
-
01:22
单位恶意调岗怎么办单位恶意调岗,有以下的三种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收集证据。劳动者听闻调岗相关事宜后,要具备证据意识,留意并收集证据。关于调岗原因、范围、涉及人员、新岗位工作内容、地点、薪酬变化,可通过拍照、录音录像、公证等固定证据方式,收集公司公告、书
7,845 2022.05.11 -
01:01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不合法。试用期间,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2,555 2022.05.11 -
01:27
债权人代位权的适用条件债权人的代位权属于合同的保全,它发生于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导致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被影响。债务人不积极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权利,会导致自身的财产消极减少,所以这时债权人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对此债务人的权利,维护自身的权利。
1,1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