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介网络房源信息不可信,买房者有何对策?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遇到的欺诈情况不同,应对方式如下: 1.签合同不给正本的。如果与中介签订合同后中介不肯给正本,一定要拒绝签订。 2.强制规定独家委托的。如果居间合同中约定下家不得通过其他中介公司成交,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也是无效的。 3.欺上瞒下吃差价的。一旦发生中介吃差价的情况,可立即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投诉,行政部门会依法进行处理,同时还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以便通过法院要求中介公司返还差价。 4.私下收取中介费的。一定不能被个别业务员打着“少收佣金”或“为了少交税”的幌子所欺骗,不签居间合同或不开发票。 5.随意拗断定金的。如果已经支付了定金但对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不能协商一致,应当视为买卖合同没有成立,上家应当返还定金。 6.诱使下家交定金的。搞清交付定金后双方的责任,以免误入“定金陷阱”。
1、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为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贷信息的采集整理、甄别筛选、网上发布,以及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融资咨询、在线争议解决等相关服务; 2、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3、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发现欺诈行为或其他损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时公告并终止相关网络借贷活动; 4、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引导出借人以小额分散的方式参与网络借贷,确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贷风险; 5、按照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其中网络借贷有关债权债务信息要及时向有关数据统计部门报送并登记; 6、妥善保管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删除、篡改,不得非法买卖、泄露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7、依法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8、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相关工作; 9、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
中介隐瞒房子信息该如何处理
可以拒付中介费、要求中介承担违约责任、损害赔偿责任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房产中介出现故意隐瞒交易信息,提供虚假交易材料,或怠于履行自己义务等非归责于卖方或买方的原因,导致交易中断不能继续履行,以至于损害了交易双方的实际利益。根据相关规定
2021.04.02 989 -
如何判网络信息犯罪?
一、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10.18 362
-
如何应对中介泄露或者虚假信息
这个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老总们探讨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严重泄密事情发生了。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房地产怎么可以独善其身?何况房地产业是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最后,法律的制定永远滞后于现实生活,如果尚未发
2022-03-13 15,340 -
网贷高利息暴力暴力催收,暴力对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该如何维权
1、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
2022-01-20 15,340 -
网贷高利息暴力暴力催收暴力对待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该如何维权
1、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
2022-02-18 15,340 -
房屋中介提供虚假房源信息骗取介绍费如何认定, 介绍费的特点有哪些
房屋中介提供虚假房源信息骗取介绍费是指不良的房屋中介机构在收取介绍费后,故意提供虚假或无效的房源住处,不提供真实的中介服务的陷阱。一般人对劳动中介机构专门骗取打工仔介绍费的事,已耳熟能详,却不大熟悉房
2022-01-26 15,340
-
01:11
信息网络罪判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这项罪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旨在将发布违法
2,635 2022.04.17 -
01:09
帮助网络信息罪关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这项罪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具体而言,从客观方面看,本罪要求:行为
1,769 2022.04.17 -
01:14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 判几年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设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发布违法犯罪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
2,558 2022.04.17